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冬季谨防鸭流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2-28  来源:《四川科技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91
  鸭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群的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轻度呼吸道症状的一种疾病,继发细菌感染是致死的重要因素。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它们排出的粪便中含毒量较高,很容易污染饲料、湖泊和水塘。本病秋冬易发,一般经口感染,2-6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病毒株的强弱及其它病的继发感染紧密相关,轻者无症状、无病理变化,重者100%死亡。 

  一、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取决于病毒株的强弱、感染剂量、感染途径和是否有合并症等,其变化较大,短的为几小时,长的可达数日之久。有些雏鸭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很快死亡,但多数病鸭会出现呼吸道症状。通常病鸭突然发病,精神沉郁,缩颈闭目,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打喷嚏,鼻腔内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液,鼻孔堵塞,呼吸困难,常出现摆头、张口喘息症状;一侧或两侧眶下窦肿胀;后期不能站立,死前下痢。慢性病例,羽毛松乱,消瘦,生长发育迟缓。 

  二、防治措施。 

  1、严把引种关,不从疫区引进种蛋或病鸭。2、平常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特别是做好雏鸭的防寒保暖,增强鸭群的机体抗病力,预防本病的发生。3、一旦发生疫情,要立即上报,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下按法定要求采取封锁、隔离、焚尸、消毒等综合措施扑灭疫情。消毒可用5%甲酚、4%氢氧化钠、0.2%过氧乙酸等消毒药液。对疫区或威胁区内的健康鸭群或疑似感染群,应使用农业部指定的禽流感灭活苗紧急接种。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