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畜禽的种类、体重、年龄、性别、个体、机能状态等存在着差异,以及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药物的剂量、剂型、配伍禁忌等因素的影响,兽医工作人员在临床用药时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用药的对象和药物的品种、特点等合理应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具体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1 机体因素
1.1 种属差异 畜禽的种属不同,它们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和生化反应也不相同,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和表现的不良反应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家禽对敌百虫敏感性很高,易引起中毒,故不宜使用;而猪对敌百虫耐受性很强,常用其作为驱虫药。又如:猪对阿托品较为敏感,而兔则耐受性较大。故在临床应用中对于某种药物,凡敏感性较高者,应酌减剂量或禁用,反之,则可根据病情酌增。
1.2 个体差异 种类相同、体重也大致相等的不同个体,对同一种药物,多数具有相近的感受性和反应性。但个别机体对药物出现特殊的感受性和反应性,即个别机体小剂量用药就会出现强烈的反应甚至中毒,而个别机体即使使用中毒量也无强烈反应,兽医人员在临床应用中应特别注意。
1.3 年龄、性别、体重 一般来说,由于幼龄、老年畜禽及母畜的药物代谢酶活性较低,对药物的敏感性比成年畜及公畜高,在临床用药时,应酌情减少用量。同一种类的不同个体,体重的大小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药效,一般体重大的畜禽用药剂量应适当增加,体重较小的就减少用药的剂量。
1.4 机体的机能状态 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对于药物的感受性也不同。一般来说,当机体处于异常状态时,药物作用效果显著;而在机能正常时,药物作用不显著或无效。例如:发热的患畜对解热药(氨基比林)敏感,呼吸处于抑制状态的患畜使用呼吸兴奋药(尼可刹米)作用显著,但是这两类药物对正常状态的畜禽作用不明显或无效。
2 药物因素
2.1 给药剂量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剂量愈大,药效愈强;剂量过小,药物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但是当剂量过大,超过一定限度,药物的作用可出现质的变化,对机体产生毒性,甚至引起畜禽死亡。因此,要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又要避免其不良反应,在选定药物剂量时,既要注意药物的安全范围,又要根据患畜的种类、体况、病情、药物的配合等具体情况作出决定,并在用药后注意观察药效,按病情需要加以调整。
2.2 合并用药 在临床实践中,常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合并使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疗效或对抗不良反应,以及治疗不同的症状或合并症。如: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联合使用时,药效超过各药单独使用时的数倍乃至数十倍;泰乐菌素在用于防治喘气病时合用增效剂(TMP)后,也可增大药效。在合并用药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当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各药物的作用相反,可引起药效减弱或互相抵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减轻或避免某一药物副作用的产生或解除某一药物的毒性反应。
2.3 重复用药 少数药物用药一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如泻药、麻醉药等。而多数药物必须重复给药才能见效。重复给药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药物在血液内一定的浓度,以继续发挥该药的治疗作用而又不至于出现毒性反应,在临床上就要确定一个合理的给药次数与重复给药的间隔时间。一般情况下,多数普通药物可每天给药2~3次,并连续用药若干天。对传染病来说,还必须在症状消失后再用药2—3天方可停止用药以巩固疗效。
药物重复给药的间隔时间一般为8~12小时,各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即是如此。例如:使用青霉素后,应在8小时内重复用药,以保持血液中青霉素的浓度,达到杀死病原菌
的目的。但应注意的是,长期重复使用某一药物可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而使药效下降或消失。
2.4 配伍禁忌 在临床上,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会产生沉淀、结块、变色甚至失效或产生毒性。例如:链霉素与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联用可加重毒性反应,敌百虫遇碱性药物可变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兽医临床上常取多种注射液联合应用,此时应特别注意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如果多种药物混合后产生了沉淀、混浊、变色、产气、潮解、液化等反应,应禁止使用,以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2.5 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不仅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和数量,而且还影响药物作用出现的时间及强度。此外,有时可产生性质完全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内服给药时呈现泻下作用,而静脉注射时产生镇静、麻醉作用。因此,要根据病情的需要、药物的性质、动物的种类来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内服给药、直肠给药、注射给药、吸入给药等。一般情况下,助消化药、泻下药、驱虫药等常采用内服给药,治疗便秘等采用直肠给药,以发挥药物的局部作用;急性的严重病例或需大量输入液体时,常采静脉注射方法。
3 其它因素
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保障畜禽健康的基本条件。因此,畜禽在患病期间要加强护理,减少或停止使役,喂给一些易消化的饲料等,都有利于配合和发挥药物的作用。否则,饲养管理不当,常常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衰弱、抵抗力下降,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缺乏维生素D和钙的动物,对驱除体内肝片吸虫的药物四氯化碳特别敏感,极容易引起中毒,临床上用药就注意酌减剂量。
作者:赵丽娟 姜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