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
鸡支原体是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一个致病种,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壁,对青霉素等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
2、流行病学
2.1鸡和火鸡是本病的主要宿主;
2.2本病易复发,常与其他疾病如鸡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并发或继发感染;
2.3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法氏囊病等冻干苗免疫接种易诱发本病。
3、临床症状
3.1本病病程长。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呼噜、气管有罗音,个别鸡表现肿脸、眶下窦炎并形成大的硬结节,流泪失明,产蛋鸡产蛋率微降。
3.2与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鼻炎混和感染时有鼻汁增加、堵塞鼻孔、甩鼻等现象,同时易发生气囊炎、肝周炎、腹膜炎等,死亡率增高。
3.3滑液囊支原体感染时,病鸡表现为跛行,瘫痪和发育不良,肘关节和跖底肿胀,切开后有奶油样或干酪样物,胸囊肿的鸡出现黄色粒状分泌物。
4、预防措施
4.1可进行免疫接种,败血支原体菌苗主要有弱毒苗如F36株,F(MGF)株、6/85株、TS-11株和灭活苗两种。
4.2治疗
4.2.1可首选链霉素进行治疗,成年每只鸡肌肉注射0.2克,每日1次,连用3天,雏鸡每只肌肉注射50毫克。
4.2.2其他并发或继发病要对症治疗,早期防治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