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2-19  来源:《北方牧业》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40
  母猪繁殖障碍是指母猪达到生育年龄而不能发情配种,或屡配不孕及异常分娩(流产、死胎)的总称。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生产中应及时找出原因,进行有效防治。 

  1.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1.1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平衡,如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等含量偏低;母猪过肥过瘦;妊娠母猪摄入霉变有毒的饲料造成的流产或死胎,后备母猪发情紊乱;妊娠期用药不当或免疫注射时期不当,也会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或死胎。 

  1.2母猪感染疫病常见于母猪感染慢性猪瘟、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流感、伪狂犬病、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衣原体病、弓形体病等。 

  1.3母猪患产科疾病母猪患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及输卵管阻塞、卵巢囊肿,会导致屡配不孕;母猪患卵巢萎缩、持久黄体则会久不发情。 

  1.4先天性不孕多见于近交个体,先天性的遗传缺陷导致生育系统发育不全,或不能发育,失去生殖能力。 

  2.防止母猪繁殖障碍的措施2.1传染性、流产性的疾病预防2.1.1引种时要严格检疫,购回要隔离饲养,防止引人病种猪或带毒种猪而造成病原扩散;2.1.2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搞好猪场环境消毒工作,及时消灭病原菌;2.1.3做好种猪的免疫接种工作,制定和理的免疫程序,适时接种疫苗。母猪配种前要免疫注射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疫苗。 

  2.2正确饲养管理好母猪2.2.1使不发情的母猪尽快发情。主要措施是合理饲喂,保证母猪有良好的体况,营养水平要达到饲养标准要求。体况过瘦、不发情的要加喂精料和青饲料。对因管理不善引起久不发情的母猪要采用一逗二溜三换圈的措施。用试情公猪追逐不发情的母猪,每天15分钟,连续3~4天;每天下午将久不发情的母猪赶出去运动1~2小时;将不发情母猪调换到发情的母猪圈内,经发情的母猪爬跨刺激,促情。此外可用雌性激素催情和中药催情。 

  2.2.2保胎防流产、防死胎。妊中后期的母猪实施单栏饲养,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均衡、不含有毒物质;注意用药安全,不用对胎儿有毒的药;妊娠80天以前不接种疫苗。 

  2.3防治母猪产科病防配种感染:要注意公母猪外生殖器的清洁卫生;人工授精时要注意输精器的消毒。防产后感染:产房要清洁消毒;难产猪要及时助产;母猪分娩后要肌注抗生素。治疗母猪子宫炎: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排出炎性脓汁)和抗生素,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子宫(把炎性产物冲洗掉)。治疗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用前列腺素有特效。 

  2.4及时淘汰生产中要及时发现并淘汰先天性不孕的后备母猪。正常的后备母猪在5~6月龄时达到性成熟,8月龄后即可配种。少数10月龄以上的后备母猪如果从没发情过,建议淘汰。要制定选配计划,避免近亲交配,并严格选种。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