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兽药技术 » 药理毒理 » 正文

奶牛酮病诊治研究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8  来源:动物医学进展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631

   摘 要: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介绍奶牛酮病血液生化诊断指标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奶牛酮病;血糖;血酮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在分娩后10 d~60 d内易发,其特征是低血糖和高血酮,持续能量负平衡严重的导致高血酯而发生脂肪肝[1],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定期对产后2个月内高产奶牛进行血液学指标监测是预防奶牛酮病的关键。

1 奶牛酮病的实验室诊断

血液酮体简称血酮,指血液中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BHBA)之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有以血酮为诊断奶牛酮病指标的,也有以β-羟丁酸为诊断指标的。业已公认,奶牛血糖含量在500 mg/L以下,血酮升高到200 mg/L以上及出现临床症状可诊断为临床型奶牛酮病;血酮在100 mg/L~200 mg/L为亚临床酮病,60 mg/L~100 mg/L为可疑酮病;BHBA正常值为小于1.0 mmol/L,当其在1 mmol/L~2.5 mmol/L为亚临床型酮病。酮病奶牛血浆的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比例为1∶1,健康奶牛正常值为7∶1~8∶1;血浆丙酮为0 mg/L~100 mg/L,BHBA为0 mg/L~90 mg/L,乙酰乙酸为0 mg/L~11 mg/L;奶牛血清中的BHBA在0.9 mmol/L以下为正常,0.9 mmol/L~1.7 mmol/L为轻微酮血症,大于1.7 mmol/L为严重酮血症[1];Duffield等以BHBA≧150 mg/L为亚临床型酮病诊断标准[2]。

隐性酮病奶牛乳酮在100 mg/L以上;乳中丙酮与泌乳量、乳蛋白、乳糖成负相关,与乳脂、乳非蛋白尿成正相关,而且丙酮与体细胞数正相关,所以在泌乳任何阶段乳中的丙酮都不能超过0.5 mmol/L[3]。

尿酮正常为3 mg/L~30 mg/L,在30 mg/L以上为异常,在100 mg/L以上为亚临床症状;何宝祥等认为健康黑白花奶牛尿酮平均为25.8 mg/L。

Ketolac BHB strip能检测血中的BHBA>1.2 mmol/L的亚临床型酮病[4];检测乳中BHBA半定量dipstick test能诊断临床型奶牛酮病及监测高产奶牛的能量水平[5]。Dobbelaar P等研究指出呼出气体中的丙酮升高;检测奶牛呼出丙酮气体的气体收集器诊断奶牛酮病的准确率为89%[7]。临床上以酮粉法诊断奶牛酮病较为方便,但敏感性不高。

血清NEFA水平作为评估能量平衡的指标,可评价前3个泌乳周奶牛能量负平衡[8];胆固醇是血清脂蛋白成分之一,它作为代表总脂蛋白含量高低,在围产期浓度是降低的,因此NEFA、胆固醇浓度及两者比例大小作为是否发生脂肪肝指标[9]。

产后乳中丙酮超过0.40 mmol/L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是正常的3.2倍;产后1周血浆中低血糖、血清高BHBA、乳中高丙酮是预测酮病和子宫内膜炎的指标[10]。在发生真胃变位之前通常发生血清AST、BHBA,乳中BHBA和脂肪/蛋白比例会升高[11]。产后第1周~第2周的高AST和BHBA可用于预测真胃左移[12]。在发生酮病和乳热之前可检测到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下降[13]。产前奶牛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和游离胆固醇,胆甾醇酯活性下降易患产后疾病如奶牛酮病[14]。瘤胃酸中毒易发生肢蹄病、消瘦、乳脂下降及增加淘汰率;泌乳早期血液BHBA有预测经常发生真胃变位及胎衣不下的奶牛[8]。

2 奶牛酮病的防治

400 g/L葡萄糖600 mL有治疗酮病作用[15];同时,500 g/L葡萄糖500 mL和200 U胰岛素可用于治疗奶牛酮病[16]。木糖醇可以治疗酮病[17],降低NEFA[18]。按0.14 IU/kg剂量胰岛素有预防肝脂肪沉积及酮病[19];重组牛生长激素能降低奶牛酮病发病率[20]。

何宝祥研制的药物“围产康”能使产后奶牛血酮降低,血糖显著升高[21]。在围产期每天每头牛饲喂能量添加剂(78.43%丙酸、21.36%钙、0.155%锌、0.053%铜)0.11 kg,其粗精比产前为56∶44,产后为44:56,结果能降低血清中游离脂肪酸[22]。但也有研究指出在围产期内饲喂能量添加剂(45%甜菜浆、22%糖蜜、17%丙二醇及丙酸钙)能提高产奶量,而对奶牛的采食量和奶牛酮病的发生率没有影响[23]。产前饲喂低能量(按需要的75%)和1.5 kg/d油菜籽能增加产后采食量[24]。泌乳早期口服丙酸钙预防亚临床低钙血症及亚临床酮病的效果不明显[25]。

丙二醇是一种生糖先质,给予丙二醇能提高血糖水平[26],减少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和酮体[27-28],它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代谢的[29],一部分在瘤胃内发酵为乳酸和丙酸,丙酸在肝细胞中转化为葡萄糖,另一部分直接被瘤胃壁和胃肠道所吸收,在肝脏内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此外还能刺激胰岛素反应。奶牛在产后6周~8周内每天每头饲喂丙二醇250 g~500 g[30];但丙二醇不宜用在泌乳中期的奶牛,只适用于治疗而不适用于能量添加剂[31]。

生物素每天2 mg能改善酮体的代谢[32];在奶牛的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20 mg的生物素可以改善蹄的健康,提高产奶量;在青年母牛每天每头添加10 mg~20 mg的生物素,可以预防和减少产犊后各种蹄病的发病率[33]。

烟酸是一种抗脂类分解和抗生酮的物质,具有降低体脂分解,降低血液β-羟丁酸、血中酮体和游离脂肪酸的能力。Bernard研究发现烟酸能抗脂肪分解,能治疗早期泌乳牛的酮血症。Drackley等研究表明奶牛因分娩可导致烟酸的暂时缺乏,此时补烟酸可以提高奶牛采食量并且还有生糖作用,可以诱导生糖氨基酸转化为糖,提高血糖浓度。在哺乳初期每头奶牛每日从饲料中补充6 g烟酸,则会增加奶牛产奶量,使血糖增加,酮体减少,但在分娩前开始补烟酸并不能降低奶牛分娩后肝脏的脂肪含量[34]。此外烟酸可增加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和瘤胃原虫的数量。

尼克酸可以影响瘤胃的代谢并增加丙酸盐水平,增加菌体蛋白产量,同时显著提高产奶量,每日添加3 g~6 g尼克酸,可以有效降低血中β-羟丁酸水平。

赖氨酸和蛋氨酸是合成L-肉碱的前体,此外还需要足量的维生素B6、烟酸、维生素C和叶酸。每天给小鼠添加L-肉碱0.95 mmol能明显升高血浆和组织的肉碱,降低血浆的BHBA和肝中甘油三脂[35]。

Sauer等发现莫能霉素可以降低血酮;莫能霉素使瘤胃丙酸浓度增加,乙酸和丁酸浓度下降。在饲料中添加离子载体如莫能霉素和拉沙里菌素,可以改变瘤胃的新陈代谢,降低乙酸的生成,增加丙酸产量。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