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冬春养雏鹅七点要记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8  来源:《种植与养殖》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36
    雏鹅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弱,要提高成活率,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以下七项措施:
    1、选择好鹅苗
    优良健壮的雏鹅应具备:出壳后即能站立、绒毛蓬松、光滑、清洁、无沾毛、沾壳现象;精神活泼,反应灵敏,叫声洪亮,手提颈部双脚挣扎有力;倒置能迅速翻身;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和脐部收缩良好,肛门无粪便粘连。
    2、饲养密度要适宜
    一般每平方米饲养1周龄雏鹅20~25只,2周龄15~20只,3周龄10只。
    3、温度要适宜
    冬季气温低,大群育雏应在育雏室保温育雏,铺好垫料,不要让雏鹅直接接触地面。适宜温度:第一周28~30℃,第二周26~28℃,第三周24~26℃,温度适宜,雏鹅分布均匀。若温度过高,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饮水频繁;温度过低,雏鹅打堆拥挤,缩作一团。
    4、湿度要适宜
    栏舍潮湿易使雏鹅患感冒、下痢等疾病。栏舍适宜的湿度为60~70%,调节湿度的有效方法是要勤换垫料,常清扫粪便,保持地面和栏舍干燥。
    5、开水与开食
    雏鹅第一次饮水叫开水,雏鹅应在出壳后24小时内开水。冬春季节,要饮温水(30℃左右)。若鹅苗经过远距离运输,首先喂给5~10%的葡萄糖水,有利提高成活率。第一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应在出壳后36小时以上进行。开食过早易患消化不良,开食应选择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易消化的饲料。
    6、放水和放牧
    放水即在暖和的天气7~10日龄时开始,冷天则要2周后。选择晴朗天气,让雏鹅在水盆或水深4厘米左右的浅水中嬉水锻炼,初次放水时间以6~8分钟为宜,以后逐日延长放水时间和深度。放牧应在1周龄以后,选择晴天,将小鹅放在平坦的嫩草地上,让其自由采食青草,每次放牧时间25~30分钟。此期间应照常喂料,3~4周龄后,逐渐过渡到全日放牧,减少饲喂次数和补喂数量。
    7、做好防疫和保健
    在防疫保健上,要认真做好如下几件事:①在1~3日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预防小鹅瘟出现。②育雏室保持清洁干爽,要经常清扫、消毒。③平时精心饲养,注意饲料搭配和营养需要,不要使用发霉饲料和垫料。④经常检查鹅群动态,发现病鹅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治疗,若确定是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全群防疫,防止疫病扩散。⑤放牧时要防暴晒、防雨淋、防农药中毒等。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