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笼养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8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95
  1 发病情况  1月6日蓬莱市某肉鸡饲养专业户购进商品代肉仔鸡56 000只,分别饲养于6栋鸡舍内,采用全封闭笼上饲养,利用排气扇通风换气,利用锅炉燃煤喷气取暖。曾分别接种于7、14、21日龄肉仔鸡新城疫、法氏囊、新城疫疫苗。饲用民和公司的全价肉鸡料。至32日龄时鸡长势良好。33日龄时发现个别鸡瘫痪、尖叫,抓出笼后发现拉黄白色或红褐色稀粪。以后每天发病的逐渐增多,36日龄时从笼中抓出76只瘫鸡。在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帮助下,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化验室检验结果确诊该病为魏氏梭菌感染。经采取防治措施,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共死亡38只、淘汰341只,淘死率为0.7%。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两翅下垂,羽毛松乱,冠和肉髯苍白,怕冷扎堆、食欲减退或废绝,拉稀粪,粪便为红褐色或煤焦油样,有的可见脱落的肠黏膜组织。多数病鸡病程经过期短,尖叫,奔跑,急性死亡。

  3 病理变化 肠道的眼观变化主要是小肠,尤其是空肠和回肠。肠管扩张,粗细不均,剪开肠腔、切面外翻,肠腔内充满气体和带血的内容物。肠黏膜充血、坏死,其上附有黄色或绿色的伪膜。剥去坏死伪膜后,可见肠黏膜有出血点和溃疡灶,有的穿孔,形成腹膜炎,腹腔有粪臭味,肠腔内有未消化饲料。少数病例肝肿大,有散在黄白色坏死灶。

  4 实验室检验 (1)取病死鸡小肠病变处黏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在、革兰氏染色阳性、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2)取肠黏膜刮取物,接种于葡萄糖血液琼脂平板,经过37℃,厌氧培养24 h,形成圆形、光滑、隆起,淡灰色菌落,出现双层溶血环。(3)分离菌生化试验,结果发酵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果糖,不发酵甘露醇,牛乳培养基中剧烈发酵,液化明胶,过氧化氢酶阴性。(4)药敏试验结果对硫酸粘杆菌素、阿米卡星呈高敏;对硫酸庆大霉素、乳酸诺氟沙星、林肯霉素、黄连素呈中敏;对青霉素、土霉素、复方新诺明、泰乐菌素、红霉素、链霉素等呈低敏或耐药。
  5 治疗 (1)搞好饲养管理,及时清除粪便,搞好地面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2)肠清(内含硫酸粘杆菌素和黄连素)每瓶兑水200 kg,自由饮用,连饮4天。(3)止泻散(纯中药制剂内含苍术、黄连、木香、厚朴、五味子、茯苓、甘草等),每袋拌料100 kg,连喂4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