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自二十世纪80年代初由国外引进绵羊、奶牛和冻精中分离出该病毒。近年来,大批地从外国引进种牛,使许多地区传入本病。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病原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为牛腹泻——黏膜病病毒,简称BVD-MD病毒。
该病毒属RNA病毒,分类为披盖病毒科、瘟疫病毒属。
现知牛感染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后,引起牛病毒血症,产生免疫中和保护性抗体,据此认为动物在病毒感染后能产生坚强持久的免疫力。
吸吮初乳的犊牛可得到母源抗体,产生被动免疫,并大体维持6个月左右,当抗体下降到零或一定滴度时,犊牛一旦接触抗原,可以受到感染,并出现抗体上升,这种感染和抗体上升,在牛群中约占70%~80%,3岁或3岁以上的牛可达90%,它们可以终身免疫。
流行病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通常感染牛,各种年龄的牛都可感染,但主要是3月龄~18月龄的幼牛。本病全年可以发生,多见于冬季和春季。
因其感染后形成病毒血症,因此病畜的眼鼻唾液等分泌物、粪便、尿等排泄物以及精液、血液均可含毒,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
资料表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可以穿过胎盘感染,特别是怀孕早期。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血清抗体阴性的母牛一旦感染,常常通过胎盘而使胎儿产生免疫抑制,引起持续性病毒血症,如果小牛正常产出,病毒血症能持续地带入成年期,这种牛临床貌似健康,血清中又无保护性抗体,但体内始终带毒,是牛群中最危险的传染源。
症状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毒可有两种临床表现。黏膜病型主要侵害犊牛和青年牛,潜伏期一般7天~9天,发病突然,患畜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沉郁,食欲丧失,反刍停止,产奶量下降或停奶,白细胞减少,发病2天~3天后,唇、腭、齿龈、口腔黏膜上皮出现浅表性烂斑,大量流涎,呼气恶臭,随后出现腹泻,最初为水样,后期带血和黏液,并排出带片的黏膜,有的出现口鼻部表皮烂斑,蹄冠发炎,趾间坏死或糜烂,此外,可出现鼻漏和结膜炎,病程几天到1个月,发病率2%~50%,但病的死亡率可达90%。
病毒性腹泻症状与黏膜病相似,但要缓和得多,病牛很少表现明显的发热,但体温常呈现周期性波动,口鼻上皮常有烂斑,后期又往往联合成片并扩充到整个上皮,口腔偶尔有烂斑或溃疡,但不是固定症状,常引起蹄冠炎和趾间坏死,而出现跛行,可见病牛间隙性拉稀,尤其在后期更常见,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
妊娠期母牛患病导致的危害不一致,妊娠120天之内的,引起胎儿持续的毒血症,造成死胎或产下隐性感染和免疫耐受性的犊牛,其中一部分犊牛长成成牛而妊娠,即可产下病毒持续感染的犊牛。怀孕90天~120天之间感染经常出现流产和遗传性神经缺陷,如运动失调,角弓反张,战栗蹒跚,眼球震颤等多种神经症状。怀孕后期感染产下的犊牛有血清中和抗体,并具有免疫力。
诊断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病理变化(消化系统充血、出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呼吸道充血,鼻孔、唇和口腔黏膜有烂斑,肠系膜淋巴结以及集合淋巴滤泡肿大坏死,冠状沟和心内膜有出血斑)可初步诊断,但确诊需由专门实验室作出。
防治措施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可以减轻症状,增强机体抵抗力,促使病牛康复。
预防:为控制本病的流行并加以消灭,必须采取检疫,隔离,净化,预防等兽医防治措施。
在预防上,我国已生产一种弱毒冻干苗,可接种于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牛,接种后表现安全,接种后14天可产生抗体,并维持22个月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