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羊产冬羔期间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05  来源:山东畜牧信息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97
产羔前的准备工作
  ⒈接羔棚舍
  因为羔羊在初生时对低温环境特别敏感,一般在出生后1h内直肠温度要降低2-3℃,所以接羔棚舍的温度要求达到0-5℃,避免羔羊出生时感到寒冷,而且接羔棚舍要保持地面干燥、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没有贼风。在接羔棚附近,应安排一暖室,为初生弱羔和急救羔羊之用。
  此外,在产羔前1周左右,必须对接羔棚舍、饲料架、饲槽、分娩栏等进行修理和清扫,并用3-5%的碱水或10-20%的石灰乳溶液进行彻底的消毒。
  ⒉饲草、饲料
   产冬羔需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因为冬季产羔在哺乳后期正值枯草季节,如缺乏良好的冬季牧草或充足的饲草、饲料,母羊易缺奶,影响羔羊发育,所以应该为产冬羔的母羊准备充足的青干草、质地优良的农作物秸秆、多汁饲料和适当的精料等。
  ⒊药品、用具
   消毒药品如来苏儿、酒精、碘酒、高锰酸钾、消毒纱布、脱脂棉以及必需药品如强心剂、镇静剂、垂体后叶素,还有注射器、针头、温度计、剪刀、编号用具和打号液、秤、记录表格(母羊产羔记录、初生羔羊鉴定)等均应准备充分。
  ⒋接羔人员、兽医
  接羔护羔是一项繁重而细致的工作,要根据羊群分娩头数认真研究,制定接羔护羔的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做好接羔护羔的各项工作。接羔人员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初次参加接羔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接羔的知识和技术。此外,兽医要经常进场进行巡回检查,做到及时防治。
  ⒌临产母羊的饲养管理
  如果临产母羊饲养管理差,缺乏补饲条件,会影响胎儿发育,母羊产羔后会缺奶,导致羔羊成活率低,所以必须加强临产母羊的饲养管理,保证其营养物质的需要。此外,临产母羊行动不便,要精心护理,出入圈时要防止拥挤,工作人员站在圈口,一只一只通过。不要追赶,禁止鞭打和惊扰。
接羔工作
  ⒈分娩征兆
  母羊临产前,表现乳房肿大,乳头直立,阴门肿胀潮红,有时流出浓稠黏液;肷窝下陷,尤以临产前2~3h最明显;行动困难,排尿次数增多;起卧不安,不时回顾腹部,喜卧墙角,四肢伸直努责。有时四肢刨地,表现不安,不时咩叫。工作人员应随时观察母羊,如具有上述情况,尤其出现努责或羊膜露出外阴时,应立即将母羊送进接羔棚。
  ⒉正常接产
  母羊正常分娩时,在羊膜破后10-30min左右,羔羊即可产出。正常胎位的羔羊出生时,一般两前肢和头部先出。如后肢先出,最好立即人工接产,以防胎儿窒息死亡。
  产双羔时,一般先后间隔5-30min左右,也有1h以上的。当母羊产出第一羔后,须检查是否还有未产羔羊,如见有表现不安、卧地不起或起立后重新躺下努责的情况,可用手掌在母羊腹部前方适当用力向上推举,如还有羔羊,则能触到一个硬而光滑的羔体。对产双羔或多羔的母羊应特别加以注意,在第二、三只羔羊产出时,已疲乏无力,且羔羊的胎位往往不正,所以多需助产。
  羔羊产出后,首先把其口腔、鼻腔里的粘液掏出擦净,以免因呼吸困难、吞咽羊水而引起窒息或异物性肺炎。羔羊身上的黏液,最好让母羊舔净。如母羊不舔或天气寒冷时,须迅速把羔体擦干,以免受凉。出生2h内,对羔羊进行称重及初生鉴定,并登入记录册内。
  ⒊难产处理
  在破水后20min左右,母羊不努责,胎膜也未出来,应立即助产,助产的方法主要是强行拉出胎羔。助产员剪短指甲,洗净手臂并消毒,涂润滑油。先帮助母羊将阴门撑大,把胎儿的两前肢拉出来再送进去,重复3-4次,然后一手拉前肢,一手扶头,随着母羊的努责,慢慢向后下方拉出,但不可以用力过猛,以防伤及产道。
  ⒋假死羔处理
  如分娩时间较长,羔羊出现假死情况,欲使其复苏,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提起羔羊两后肢,使羔羊悬空,同时拍其背胸部;另一种是使羔羊卧平,用两手有节律地推压羔羊胸部两侧,暂时假死的羔羊,经过这种处理后即能复苏。
产羔后母羊和羔羊的护理
  ⒈初生羔羊的护理
  羔羊出生后,应使其尽快吃上初乳。瘦弱的羔羊或初产母羊,以及保姆性差的母羊,需人工辅助哺乳。如因母羊有病或一胎多羔奶水不足时,应找保姆羊代乳。此外要注意畜舍的环境卫生及羔羊个体卫生等,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疫病的发生,提高羔羊的成活率。
  ⒉产羔母羊的护理
  产后母羊应注意保暖、防潮、避风、预防感冒、保证休息。产后头几天应给予质量好、易消化的饲料,但是量不易过多,经3d后饲料即可转为正常。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