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并且致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脾胃功能的紊乱而引起。《司牧安骥集·马师皇五脏论》说:“脾是脏中之母”。故大凡泄泻多责之于脾。古人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的认识。若脾的运化功能不足,则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失职,就会出现泄泻、少食或不食、腹胀、精神倦怠、消瘦等病理现象。
脾的运化功能是在胃的合作下共同进行的。脾属阴土,其性喜燥恶湿而主升清;胃属阳土, 其性喜润恶燥而主降浊。脾能升清,能把水谷精微向上输送到心肺;胃能降浊,能将胃内未消化吸收的饲料和水分下送到小肠。两者一升一降,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运化水谷精微。如果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就会发生消化不良,进而出现中气下陷而致腹泻,脱肛或阴道、子宫脱出等症。
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水液运送到周身各组织中去,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 《素问·厥论》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由于脾的这种运化水湿的功能能使体内各个组织器官既得到水液的濡润滋养,又不致发生水湿的潴留,从而维持着畜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职,常可引起泄泻、水肿等各种病理变化。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运化功能虽由脾所主,但还需依赖命门之火(肾阳)的温煦,才能正常运转。若命门火衰时,则火不生土,常引起黎明泻泄,少食,体衰等症状。
脾的正常运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脾胃才得以健运。如果肝气郁滞,疏泄失常,即可引起脾不健运、肝脾不和而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泄泻,肝腹胀满,嗳气等。
此外,若饲喂不均,乘饥饲喂过多的饲草或难于消化的谷料;或因脾胃素虚,误饲大量草料 ,致使脾运不及,草谷不能化导,注入大肠为泻。
根据脾病引起泄泻的性质不同,将其分为以下五型。
1 寒湿困脾型泄泻
寒湿为阴邪,易伤机体的阳气。根据脾喜燥而恶湿、脾爱暖的特点,寒湿内侵则伤及脾胃,致使脾阳不振,寒湿内停,运化失司而出现泄泻。一般发病较急,肠鸣如雷,饮多食少,泻粪如水,或水粪齐下,耳、鼻、四肢发凉,口色淡白或青黄,脉象沉迟。如阴寒较重时则有轻微腹痛起卧现象。遇冷则泻甚,遇暖则泻轻。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利水。方用参苓白术散合理中汤:党参30 g,干姜25 g,炙甘草15 g,薏苡仁25 g,砂仁25 g,桔梗20 g,山药25 g,炒扁豆20 g,陈皮20 g,莲籽20 g,大枣肉20 g。共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按 寒湿皆为阴邪, 易损伤脾胃阳气, 致中阳受损, 阴寒偏盛出现上述症状。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云: “诸病水液, 澄澈清冷, 皆属于寒”。 寒湿伤及脾胃, 升降失司, 清浊不分, 下走大肠而作泻。 张景岳云: “大都热者多实, 寒者多虚”。 《素问·至真要大论》则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古人根据长期临证实践。提出“ 湿困脾”“脾恶湿”“脾病生湿”的观点,并因此而提出“治湿先治脾”的治湿 总则,治疗脾胃不足之证用补法。
2 脾气虚型泄泻
多因饲养使役不当,长期过度劳役,草料不足,营养低劣;或老龄体虚,久病失治,胃肠虫积,致使脾气虚弱,脾阳不振,不能升清散精,脾宜升则健,脾气不足,脾阳不升,反而下陷,便成泄泻。症见病畜精神不振,肷吊毛焦,体质羸瘦,眼球下陷,鼻寒耳冷,下唇松弛,肠鸣泄泻,粪中带水,粪渣粗糙甚至完谷不化。严重者脱肛、子宫脱垂、呼吸无力、叫声低微,口色淡白,脉沉细无力。治宜健脾补中,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30 g,黄芪45 g,土炒白术30 g,陈皮25 g,当归25 g,柴胡15 g,升麻15 g,炙甘草15 g,茯苓25 g,猪苓25 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按 由于年老体弱,且长期饲喂质量低劣、营养单纯的饲草,加之使役太过, 致使脾胃虚弱,脾气不升、化源不足而出现上述诸证。方中参芪术草以补脾气之虚为主药;根据“脾喜燥而恶湿”、“脾宜升则健”的特性,辅以猪苓、茯苓、陈皮健脾燥湿利水; 佐以柴胡、升麻升举下陷之清阳。使“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辅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则泄泻自愈。
3 脾肾阳虚型泄泻
脾的阳气与肾的阳气关系密切,如果种公畜因配种过度,母畜妊娠频繁,致使命门火衰,釜底无薪,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不振,无以运化水谷精气,进而引起肾阳不足(穷必及肾),从而导致脾肾阳虚,出现泄泻诸症。此外,长期久泻不止,损伤脾阳,脾胃虚弱, 运转无力,又能损及肾阳(子病及母),肾阳无以资助,不能温养脾土,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引起久泻不止,久治难愈。症见久泻不止,劳役后或夜间(黎明之前)加剧,泻粪稀薄呈水样,气味醒而不臭,尿少,体寒肢冷,腰背和后躯厥冷,腰胯无力,四肢痿软、浮肿,卧多立少。公畜阳痿或滑精,母畜久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口色淡白,脉细,舌体肥胖绵软 ,治宜补肾壮阳,健脾止泻。方用桂附理中汤合四神散:党参30 g,干姜20 g,炒白术30 g ,炙甘草10 g,炒山药20 g,炒扁豆20 g,陈皮15 g,茯苓20 g,熟附子20 g,肉桂20 g, 肉豆蔻20 g,破故纸30 g,五味子20 g,吴茱萸20 g,姜枣为引。共研细末,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按 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二者在生理上是互相依赖的,在病理上也是互相影响的,所以脾阳虚可引起肾阳虚,形成脾肾阳虚之证,发生泄泻。同时,若肾阳虚则脾阳也虚,同样可以出现泄泻。如《内经》说:“肾为胃之关,关闭不密,则下流大肠成泻。”《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肾阳不足,命火衰退,不能温煦脾胃,以助脾胃的消化吸收而成泄泻。所以治疗时可脾肾双补,补命火可生脾土(先天生后天),是“补肾即补脾”之理。补脾可养肾(后天养先天)。服用上方可补肾暖脾、固肠止泻,适用于脾肾阳虚泄泻清稀,久泻不止,尤以黎明前泻盛者。方中肉桂、干姜能温运中焦,治脾胃阳虚寒盛;附子振奋周身之阳,温肾祛寒;党参补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破故纸善补命门之火,温养脾阳;肉豆蔻温脾、涩肠止泻;吴茱萸温中祛寒 ;五味子酸敛固涩,取以阴中求阳之意;另加茯苓甘淡利湿;山药益气补虚。诸药共成温肾暖神、固肠止泻之剂。
4 肝郁脾虚型泄泻
肝脾的关系是相生又相克。土能生万物,肝血充盈又靠脾所运化的水谷精气化生 ,而脾胃之所以能正常运化,又赖肝气的疏泄功能。如果粗暴使役,鞭策太急,致使肝气郁结,不但不能疏泄脾胃之气机,而且横逆克伐脾土,使脾胃之机升降失调,运化失常。“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腹痛泄泻,嗳气,食欲、反刍减少;或鞭策、粗暴追赶,使役时即腹痛作泄,精神沉郁,口色青黄,脉弦等症状。治疗时遵照《难经·七十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的古训,采取抑肝扶脾的治疗原则,方用逍遥散:当归30 g,白芍30 g,白术30 g,柴胡40 g,茯苓30 g,甘草15 g,薄 荷15 g,煨姜15 g。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若服药后腹痛不减者可加藿香、枳壳、香附、并加重白芍用量。
按 肝主疏泄,能助脾胃腐熟和运化,若使役过度,或粗暴使役,郁怒伤肝,使肝脾不和,肝气郁滞,横逆犯脾而成泄泻。正如《司牧安骥集·故先生清浊五脏论》 中指出:“肝家有病传于脾,大来克土必灾生”。所以治疗时不但要疏肝气使之恢复条达之 性,而且还要补益脾气,使木疏土实,泄泻自止。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主药;肝郁最易影响脾胃,使脾不健运,故以茯苓、白术渗湿健脾;甘草和中;煨姜暖胃温肠为辅药;肝为藏血之脏,肝郁则血虚,故以白芍、当归补血养阴且止痛(白芍能柔肝止痛)为佐药;薄荷质轻以去实,入肝疏散透达气机并引诸药入肝经而为使药。故本方不先为疏肝理脾,抑木扶土之剂,若辨证准确,无不奏效。
5 伤食型泄泻
多因乘饥喂过多的草料或突然更换饲料,饲喂难以消化的精料,或因偷食过多而损伤脾胃,脾运不及,传导失职,升降失调而发生泄泻。《景岳全书·泄泻》篇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治宜消食导滞、健脾开胃。方用三消散(《中兽医治疗学》):焦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45 g,川厚朴30 g,陈皮30 g,苍术30 g,莱菔子30 g,甘草15 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按 伤食泄泻是因病畜食入过多难以消化的草料而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脾运不及,草谷不能化导,继而注入大肠作泻。《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根据六腑以通为补的特点,采取消食导滞,健脾和胃的治疗原则,可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方中焦山楂、炒神曲、炒麦芽消积化滞为主药;枳壳顺气宽肠;陈皮理气调中;莱菔子 消食除胀为辅助药;脾失健运,水湿停留;故以苍术燥湿升阳;厚朴除湿散满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积滞得消,升降相因,燥湿既济,泄泻可自然而愈〖JP〗。
6 小结
泄泻的致病原因较多,但临床上以先伤及脾胃而多见。正如《景岳全书·泄泻》 篇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可见肝肾所引起的泄泻,也是在脾虚的基础上发生,所 以治疗时则应以治脾为重点,兼以调理其它脏腑。因为只有运转正常,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化源才能充足,其它脏腑才能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泄泻才能从根本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