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可以比你做得更快、更好,请他们来做。如果你的收入超出了最低的薪水,那就别做最低薪水的工作,除非你喜欢做那些工作。如果你觉得扫落叶有趣,就去做吧;但一旦它变成了琐事,就停下来,雇用其他人来做。即使不是最低薪水的工作,自己做也可能相当浪费时间,例如修理汽车、修理电器。假如你擅长修补东西或学得很快,就可以亲自动手去修理水龙头。假如你是笨手笨脚的人,而且要花很多时间学习的话,那就花钱请人来做吧,如果一个机构的高薪专业人员花了很多时间在做复印、装信封的琐事,这绝不是在省钱。
如果你想获得所需的反应速度,那么就应该简政放权———
简言之,就是更多的信赖。我们有必要把信任深深地植根于组织中。一个管理者,即使他有再大的精力和才干,也不可能把公司所有的职权紧抓不放而事必躬亲。他总是需要把部分职权交给下属,让大家来共同承担责任。
千万不要企图自己来单独完成某一件事情。你必须精于与你领导的团队里的每一个聪明的家伙打交道,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并充分激励他们。如果你真正做到这一点,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把整个世界都抛到了屁股后面。
真正做到授权后,你会发现:当你清清楚楚地告诉员工该怎么做时,他们照单全收,不多也不少;而让他们发挥自主性自我管理后,他们做了很多事。
你需要用心想一想:我授权的时机对吗?我是否授权过度了?我真的授权了吗?
授权时机:
恰当的授权时机是:
1.当下属中有人比你还了解这件事情时;
2.当下属中有人处理这件事情比你还老到时;
3.当下属中有人比你更适合处理这件事情时;
4.当下属中有人处理这件事情比你有经验时;
5.当下属去做这件事情比你亲自去做成本更低时。
最不恰当的授权时机是:在公司刚开始进行大裁员,发生恐慌时,或发生大变革还未稳定下来时。因为那时你的员工的情绪还很不稳定。
不负责任地下放职权,不仅不会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他们的不满。有的管理者每次向下属交代任务时总是说:“这项工作就拜托你了,开始都由你做主,不必向我请示,只要在月底前告诉我一声就行了。”这种授权法会让下属们感到“无论我怎么处理,老板都无所谓,可见对这项工作并不重视。就算最后做好了,也没什么意思。老板把这样的工作交给我,不是在小看我吗”。
我真的授权了吗?
你也许一天到晚想的是授权,甚至一周开两次会议来讨论授权问题;你也许还上过关于授权的培训课。但是,我想问的是:当你一直在谈论授权时,你是否真的去实行了?
真正有授权的组织不会谈论这个问题,而那些大谈特谈的往往缺乏授权:它们过去花了很多时间去剥夺每个人的权力,所以才会猛然发现授权是个天外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