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霉素(salinomycin)属于聚醚类一元羧酸,由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s)发酵产生,具有特殊的环状结构,是典型的离子载体抗生素,它对细胞中的阳离子,尤其K+、Na+、Rb+的亲和力特别强,使生物所必需的阳离子通过膜上脂质屏障的浸透性增强,妨碍细胞内外阳离子的传递,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渗透压,最终使细胞崩解,起到杀菌作用。
盐霉素的结构式:
分子式:C42H69011Na,
盐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病毒及疟原虫有很高的感受性,预防球虫病效果为100%,保护率为100%,能完全杀死球虫,控制住病情。⑴
动物喂食盐霉素停药12小时后,50PPm,100PPm组已检不出药剂残留,200PPm组可检出,但48小时后,200PPm组也完全排除。表明盐霉素是一种低残留的抗球虫药,美国FDA规定盐霉素停药期为零天。⑵
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盐霉素在体内的吸收、排泄及残留情况发现,口服14C一盐霉素由消化道吸收的很少,投药后12小时鸡体内不见14C -盐霉素的残留。吸入体内的盐霉素在肝脏迅速代谢,由小肠排出体外,大部分由粪便排泄,排出后对农作物及鱼类无毒害,对人皮肤无刺激。⑶
盐霉素能改变猪、牛等大肠及瘤胃中内容物的易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即提高丙酸分子的含量,降低乙酸、丁酸分子的含量,增加了总能量,从而起到了增重、催肥的效果。还能改变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从而起了增重作用和提高饲料消化率的作用。关于盐霉素抗菌素球虫的有效性、增重效率,国内有很多的研究报道,涉及鸡、猪、兔和牛等动物,如:张咏梅,钱有忠的《预防鸡球虫病试验》;北京大学的《家禽寄生虫学》;芮国兴,许俊才的《盐霉素对肉用仔鸡生长影响的研究》;潘蕴慈,董金芳的《盐霉素对肉鸡残留量的测定》;许俊才,王林云的《对猪的催肥效果试验》;刘学剑的《盐霉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等等。因此,盐霉素防球虫病、促生长等的知识,已是众所周知的,成为广大养殖户的常识。
此外,盐霉素还有一些潜在的药用性。如:对哺乳期的母猪喂食40-60PPm的盐霉素,可显著提高乳糖(P <0.05)和乳蛋白(P <0.05)的浓度,提高奶的质量,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仔猪的成活率⑷。对狗的试验证明,盐霉成倍提高左心室的机械效率,从血液动力学上讲,盐霉素是一种潜在的提高心输出量和提高心肌血液灌注能力的药物⑸。
盐霉素的效用很广,生产比较简单。1968年首先由日本科研株式会社发现⑹。由于其广谱、高效、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作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其生产工艺主要是生物发酵。
1、菌种(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的生理特性:
项目 | 特性 |
生长温度范围 | 21-37 |
生长pH范围 | 5.5-8.5 |
酪氨酸反应 | - |
黑色素 | - |
硝酸盐还原 | 不确定 |
明胶液化 | - |
牛奶凝固 | - |
牛奶胨化 | - |
淀粉水解 | + |
纤维素分解 | - |
2、碳源利用特性:
碳源 | 反应 | 碳源 | 反应 |
阿拉伯糖 | +- | 纤维二糖 | + |
葡萄糖 | + + | 蜜糖 | - |
丰乳糖 | + + | 棉籽糖 | - |
果糖 | + | 鼠李糖 | - |
甘露糖 | + - | 蔗糖 | + |
麦芽糖 | + - | 海藻糖 | + |
甘露糖醇 | + + | 木糖 | + + |
山梨糖 | - | 水杨苷 | + - |
注:+ + 易利用,+ 利用;+ -不确定,-不利用
3、生产过程:
(1)种子制备:将一支斜面冷(4-5cm),接入含50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80-220rpm,50,33℃,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