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鸡的地方就有球虫的存在,集约化养鸡场则是球虫病爆发的最适宜场所,其危害有目共睹。以往控制球虫病的方法是利用化学药物,如尼卡巴嗪、球利灵、氨丙啉、地克球利等,但耐药性的产生造成药效降低,鸡球虫病仍时常发生,鸡只生产性能发挥不理想。近几年来球虫疫苗的使用为我们种鸡场解决了球虫病的难题。若疫苗质量保证、免疫方法正确、饲养管理得当,肉种鸡场采取免疫的方法控制球虫病是较为理想的。
鸡对球虫没有龄期的免疫力,但较大龄期鸡群很少爆发球虫病的原因是这些鸡群在较小天龄时不断食入周围环境中的小剂量球虫卵囊而建立了获得性免疫力,这一事实是球虫活疫苗研制的理论依据,也是鸡场实施球虫免疫的实践基础。
一、球虫活疫苗的免疫方法
(一)滴口法
1. 将球虫疫苗用凉水稀释后倒入滴瓶中,并计算好每一滴中所含球虫疫苗恰好是1羽份。
2. 在滴口过程中要不断摇动滴瓶以使疫苗均匀,且应在较短时间内滴完。
(二)喷料法
1. 让鸡只自由采食2小时。
2. 按1 000羽份疫苗用500~1 000毫升(一般用600毫升)的比例量取蒸馏水。
3. 称取适量的饲料(约5克/只)放入料盘(100~150只/盘)中,把球虫疫苗均匀的喷洒在饲料上(喷洒时需要不时摇晃喷雾器),至少来回喷两次。
4. 让鸡把喷洒好球虫疫苗的饲料于6~8小时内采食干净。
(三)饮水法
1. 让鸡自由采食饮水2小时后实行控水2小时。
2. 将球虫疫苗稀释于够鸡1~2小时饮完的凉开水中,加入悬浮剂。
3. 将疫苗定量分装饮水器中供鸡只自由饮用。
(四)喷雾法
该法常用于孵化室进行1日龄小鸡喷雾免疫。
球虫活疫苗的免疫程序应根据不同的疫苗厂家、不同的垫料及鸡群健康的不同而定。一般平养鸡舍首次免疫应在1~10日龄,1羽份/只鸡,若需转群则可根据鸡群状态于转群前作第二次免疫,剂量为首免的1/5羽份。并密切注意鸡群,防止免疫失败或免疫过度。
球虫免疫效果的判定应根据鸡群免疫后的鸡群状态、粪便状态、颜色、气味等,再加上实验室镜检每克粪便所含卵囊数的多少来判定鸡群免疫是否成功。一般情况下,球虫免疫后第5~7天开始排出卵囊,第10天左右粪便会有所变化(例如:黑褐色稀便、淡红色软便等),同时在同一鸡舍内选几个点,每个点采5~10团的新鲜粪便混匀,检查、计数克粪便卵囊数。如果每个点查到的卵囊大小不一,且几个点上的卵囊数较均匀,则说明免疫成功,反之免疫可疑。
二、对球虫免疫的体会
1. 对球虫免疫首免日龄的确定。建议越早越好,越早越有利于鸡只在自然感染前建立坚强的免疫力,并且幼龄鸡对球虫的感染性低、对生长速度和肉料比的影响小,因此一般不晚于3日龄。
2. 免疫方法的选择。以滴口法为最佳,可确保100%免疫,但对于大鸡场则有些不便,且应激大;喷雾法较适用于设备先进的孵化室,对种鸡场不适用;饮水法和喷料法是大鸡场较为适用的。
3. 球虫免疫后的垫料管理至关重要。垫料太干,球虫卵囊不孢子化,鸡群得不到反复免疫;垫料太湿,卵囊孢子化的数量太多,易使免疫力尚未充分建立的鸡群引发球虫病,因此上层垫料的最佳湿度是25%~30%。根据经验,其判别标准是在鸡舍中选取几个点,抓起一把垫料,把手松开,手心感觉有点潮,说明垫料湿度适合;手心感觉有点湿,说明垫料太潮湿;手心感觉有点干,说明应增加湿度。在免疫期间,上层垫料要经常翻动保证疏松,不得出现结饼现象,育雏期间不许大面积更换垫料。
4. 球虫免疫后2周内在饲料或饮水中应添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K,以防止维生素A的缺乏和减少肠道出血等免疫反应。
5. 球虫活疫苗的保存。球虫疫苗对温度较敏感,高温和冷冻都将杀死疫苗,应保存在2~8℃下,使用时所用稀释液应在20℃左右。
6. 免疫接种后3周内不准用任何抗球虫药物及某些抗菌药物,例如痢特灵、土霉素、四环素、磺胺类等。免疫后10天内反应较大(如出现血便)可用60×10-6氨丙啉饮水2天,或用1/3量的百球清饮水一次(如未观察到血便可不用本步骤)抑制一下球虫第二代裂殖体的增殖,并可用一些不杀伤球虫的抗生素和止血药以抑制继发感染和止血,防止免疫失败和过度。
7. 鸡群免疫后第3~6天应扩栏,不要让接种后的鸡圈养在小保温区内超过7天,以免出现免疫反应过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