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再谈猪瘟的危害及防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19  来源:腾骏药业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34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属于一类动物疫病。在我国,由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制和应用,猪瘟一度受到控制。但由于我国养猪以散养、中小型猪场居多,综合防疫做得不够,使得猪瘟的发生率又有所抬头,再度成为威胁养猪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1  猪瘟对养猪业危害严重的证据

  1.1  先天性持续性感染导致仔猪出现免疫耐受的现象广泛存在。

  2000~2006年间,笔者多次参加省农业厅(农业部)、学院等部门联合开展的科技下乡及科技推广与培训活动,相继走访过省内外许多养猪密集的地区。在与猪场人员接触中,时常会被问到同一问题:为什么仔猪注射猪瘟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或抗体产生水平非常低,接近于零?且经县、市等部门检测,结果相同。通过对这些猪场的走访,在排除疫苗质量低劣、使用方法不当、用量过少等因素的前提下,对母猪进行抗体检测,发现母猪猪瘟抗体偏低,遂认为是由于母猪持续性感染导致仔猪出现免疫耐受。何启盖等(2000)[1]对湖北等6个省市44个规模化猪场进行的免疫监测结果表明,猪群免疫平均合格率只有55.72%。母猪、育肥猪和仔猪的免疫合格率分别只有67%、38%和22%。上述结果足以说明我国当前猪瘟发生,特别是仔猪最易感染的直接原因——疫苗注射后的免疫保护水平不足以抵抗野毒感染。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是目前引起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由这种母猪产下的仔猪多为先天免疫耐受猪,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猪瘟在猪场形成恶性循环,即猪瘟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带毒→后备母猪→亚临床感染,使得带毒猪在临床中带毒率为3~33%。这些,都再次表明母猪的持续性感染是导致猪场猪瘟长期净化不了的主要原因。

  1.2  当前猪的无名高热病---猪瘟占的比例较大或以猪瘟为主的混合感染居多。

  2005~2006年7月,全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南方都发生了猪无名高热病。虽然,到目前为止,关于其病原学说有多种,但不可否认,猪瘟在“无名高热”这场瘟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王先明等(2006)[2]报道,2001~2006年5月份以来,在东南及中南一些省份发生的猪群高热病,尽管是多病原的引起的混合感染,但猪瘟病毒被公认为感染率偏高,相当数量的发病猪群症状及剖检都十分典型。刘文峰等(2006)[3]报道, 2005年对江西省653例病猪27种猪病进行相应的抗原检测,结果显示猪瘟免疫的合格率为53.8%,低于繁殖障碍类传染病的合格率,阳性率为42.4%。王克领(2004)[4]等2003~2004年7月,对河南省各地、山西、安徽等省的1043份血清检查,猪瘟免疫平均合格率为66.7%,其中规模化猪场的合格率为71.2%,小型猪场的合格率为50.6%,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猪瘟仍是当前危害养猪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

  1.3   从门诊收治猪瘟病例来看,猪瘟的发生率仍然偏高。

  笔者对自己2000~2006年间的出诊结果统计表明,在猪传染病之中,猪瘟占的比较最大,发病机率为78.7%。孟长泽等(2006)[5]也对所在兽医院的猪瘟病例进行统计表明,从2003~2005三年中,猪瘟病例占全部病例的85.5%。从上述也可以看出猪瘟仍是目前危害严重的疾病。

  1.4  从历年文献资料对猪瘟的报道来看,猪瘟在猪传染病中占据首位。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查询工具,以病名为关键词进行查询,结果显示猪瘟的报道率列于首位。具体结果见表1

  2  猪瘟的危害    猪瘟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一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猪瘟属于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2004~2005年,我国内陆共有18个省、市、自治区报告猪瘟疫情,发病135633头,死亡68771头,扑杀16320只。在我国按年饲养量接近10亿头计算,发病死亡按5%~10%计,猪瘟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00亿,对我国养猪业的危害极其严重。张家峥等(2004)[6]报道称,造成我国养猪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是猪瘟,因该病死亡的猪只占三分之一以上。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兽医处处长2003年9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班上的讲话时称,我国因病死亡猪只数的一半以上与猪瘟病毒感染有关。国家畜禽重大疫病攻关课题组首席科学家谢庆阁也认为,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多猪病的发生与猪瘟病毒感染有关。

  二是导致猪只出现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

  三是影响养猪业的发展,挫伤养猪者的积极性。

  四是导致猪肉品质下降,肉产品废弃率增高。

  五是影响出口,外汇收入减少等。

  3   猪瘟的防制

  3.1  科学免疫接种 

  定期免疫接种是预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结合抗体监测,因地制宜制订一套适合本场使用的个性化免疫程序是预防猪瘟的关键措施。在免疫程序中,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又是一重要环节,虽然,一些地方猪瘟病毒发生了变异,但目前,通过猪瘟疫苗剂量的变化使用,证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仍是有效的,依然可以作为预防猪瘟的重要手段。同时保证疫苗使用方法得当、剂量适当、接种次数充足、无疫苗和药物的干扰等,猪瘟的发病率一定会降到最低。

  3.2  重视免疫监测和免疫效果   

  定期对猪群开展免疫监测,是掌握猪群整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免疫监测,检查猪只抗体水平,可以判断猪群的整体免疫状态,又可制定适合于该猪场的合理免疫程序。对注射疫苗后抗体产生达不到保护水平的仔猪及时补种,如补种后抗体水平仍上不去的仔猪可以疑似为先天感染或免疫耐受,要坚决淘汰,避免发生免疫失败现象,杜绝可能的传染源,从而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7]。在饲料中使用免疫增强剂,如腾骏“抗疫键”等,以提高免疫效果。

  3.3  精心饲养管理

  治标还需固本,预防更需如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宜、饲养密度合理、加强日常消毒、改变饲养方式等,提高良好的营养,特别注意注意饲料中的维生素水平,给猪只创造一个适宜的小气候,减少应激,提高福利水平,通过对猪只精心饲管,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易感性。

  3.4  坚持自繁自养

  猪瘟的发生以散养、中小型猪场居多。而这些猪场又恰好是引种的“大户”。有的是从外地购入种猪,有的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仔猪育肥,而未进行自繁自养。现在,“引种就等于引病”的观念已开始得到一些养猪者的认同。坚持自繁自养,实现仔猪、种猪、育肥猪一体化生产,可大大减少疾病引入猪场的机率。据笔者调查,实行自繁自养的猪场,只要综合防疫得当,猪瘟的发病率一般较非自繁自养场低。确需引种时,应从非疫区购入,且入场后要隔离观察1个月左右,期间做好疫苗的注射工作,经抗体或抗原检测,确系健康后方可混群。

  3.5  净化种猪群

  种猪(特别是繁殖母猪)的持续性感染是仔猪发生猪瘟的最大威胁。通过监测种猪群的感染与免疫状态,坚决淘汰感染母猪是有效控制仔猪发生猪瘟的最佳途径,应受到养猪业主,特别是育种猪场的高度重视。由于监测抗体比检测病毒容易,加上持续感染的母猪在注射疫苗后抗体水平通常不明显上升,所以也可以只进行抗体监测,淘汰无抗体反应或抗体反应低下的母猪,从而达到净化猪群的目的。[7]

  3.6  适时淘汰疑猪

  病猪和可疑猪都是猪瘟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散毒时间长,尤其是可疑猪或带毒猪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危害更大。特别是现在由于猪瘟病毒的变异,非典型猪瘟或隐性猪瘟、母猪的先天性持续性感染、慢性猪瘟等,虽然,某些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方法治疗,外表症状会消失或减轻,但它们只是表面意义上的“健康猪”,体内依然带毒,因此,对此类猪适时淘汰,是养猪者今后应该推崇的一种方法。虽在短时间内,会有一定经济损失,但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

  3.7  重视生物安全

  当前,许多规模化养猪场处于广大农村散养畜禽的包围之中,加上养猪场对猪群粪尿及污水的处理能力差,使生猪饲养的生态环境日恶化,污染日趋严重,从而造成病原体扩散。因此,重视生态环境因素在猪瘟及其他疫病防制中的重要性,实施“生物安全”技术,在整个养猪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中贯彻“生物安全”措施,对于控制猪瘟的发生与流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8  关注猪瘟“相关病”

  在养猪生产中,猪瘟的发生与其他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正因为如此,使得猪瘟在发生与流行时会出现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等现象,如猪瘟与繁殖与呼吸综合障碍症、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病、霉菌毒素中毒、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等。因此,在预防和控制猪瘟时,除对猪瘟采取针对性措施外,还须时刻关注这些相关性疾病。惟有如此,才可真正降低猪瘟的发病率和危害性。

  3.9  发生猪瘟后的控制措施

  控制猪瘟的原则:消毒隔离同实施,加强管理与营养;

  无害处理病死猪,及时封场防外传;

  紧急接种是手段,提高免疫是根本;

  辅助治疗是重点,防止继发是关键。

  猪场一旦发生猪瘟,应迅速对病猪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全场上下用0.2%的“腾骏复合醛”紧急消毒。对病死猪在获得诊断信息和采取检验病料后,应及时进行掩埋等无害化处理,以减少病原体的散播。通过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精心饲养管理,提高病猪及假定健康猪的抵抗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为防止疫情向外扩散,造成更大的损失,应及时封场,禁止人员随意出入,必须出入的需消毒后方可。到目前,猪瘟无特效治疗方法,有条件的可用高免血清进行治疗,但由于用量较大,成本高,群体较大应用时受到限制,除非贵重猪才予使用。此外,还有中药疗法、砒霜卡耳、细胞因子疗法等,但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仍然是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紧急接种,根据猪只的体重、病情等决定疫苗使用剂量。一般的未出现症状的猪(体重35Kg左右)4~6头份,有症状的8~10头份;体重50 Kg左右的,10~30头份,有的养猪户用到50头份,其实没有必要。通过占位原理,使病情逐渐得当控制。同时,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在用疫苗紧急接种同时,可进行对症辅助治疗,如退烧、补液、健胃等,为防止继发感染,可投予抗菌素。

  总之,猪瘟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性,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才能真正把猪瘟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减少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