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用药知识 » 用药常识 » 正文

猪场怎样使用生殖激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18  来源:《河南科技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14
  合理使用生殖激素能够提高母猪的产子数,有效增加母猪胎次,并可控制分娩等,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笔者现结合实践经验以及专家建议,提出如下操作方法供同行试用。 
  一、预防及治疗母猪乏情 
  (一)后备母猪。预防:6~7月龄时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国际单位,第一次发情时不要配种,一般在第三个情期配种。治疗:超过8月龄母猪还未发情,应肌肉注射绒毛膜促腺激性素2000国际单位,一般注射后2~4天即可发情配种。 
  (二)经产母猪。预防:断奶当天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国际单位,能使母猪正常发情。治疗:断奶后超过15天母猪还未发情,应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国际单位,氯前列烯醇0.1毫克,一般注射后2~4天即可发情配种。 
  二、提高受胎率与产子数 
  (一)母猪配种前1小时,肌肉注射促排卵素3号20微克,每胎可提高产子数0.6~1.2头。 
  (二)对发情正常但不受孕或每胎产子数低的母猪,在母猪发情初期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国际单位,在配种前1小时再肌肉注射促排卵素3号20微克,可以达到满意效果。 
  三、控制分娩 按母猪准确预产期114天计算,在预产期前一天上午9~10时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1毫克,通常在第二天上午分娩,这样能有效预防初产母猪难产,并便于护理。 
  四、产后处理 母猪产后次日,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1毫克,一般情况下,无须使用抗生素治疗或预防。这样可以减少母猪的应激,有效促进子宫、卵巢功能恢复,增加初乳分泌量,避免子宫内膜炎、胎衣滞留、恶露不尽等病症,缩短母猪空怀期。 
  五、诱导母猪流产 
  (一)怀孕母猪超过预产期仍不分娩,可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1~0.2毫克,这样可使其次日分娩。 
  (二)给怀孕不正常的母猪(死胎等原因)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2毫克,可使其正常分娩,有效排出死胎,而且不会给母猪带来任何不良影响。 
  六、对公猪的应用 
  (一)公猪性欲不强,精子活力不足,可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4000国际单位,这样能有效提高精液质量。 
  (二)公猪精子数量少,可肌肉注射促排卵素3号20微克,1天2次,连用2~3天。 
  七、注意事项 
  (一)治疗母猪乏情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二)注射氯前列烯醇应在上午进行,这样可使母猪在次日白天准时分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