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通风管理:
肉鸡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并产生废气,必须把废气及时排出舍外,换进新鲜空气,保证鸡舍内的空气质量,才能有利于肉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获得最佳的遗传潜力。
鸡舍空气污染主要来自灰尘、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蒸发的多余水分。当鸡舍通风不好时,这些物质在舍内超过正常水平,将损害鸡的呼吸系统,影响呼吸效果,同时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肉鸡在受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时间过长,将会导致一些条件性疾病的发生。氨气是鸡粪中没有被吸收的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的有害气体,舍内氨气浓度的大小是表示换气是否良好的主要标志。
鸡舍内好的空气标准为:氧气>19.6%、二氧化碳<0.3%、氨气<10PPM、一氧化碳<10PPM、粉尘<3.4毫克/立方米。
达不到这个标准就要通风。人进鸡舍感觉到有刺鼻的氨味时,氨气含量就已经超过了10PPM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养户为了保持舍内温度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尤其在冬季,舍内火炉增多,消耗了大量氧气。每个燃烧的炉子,每小时要耗掉30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每2000只鸡育雏时最少点燃3个火炉,每小时可耗掉90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假设育雏间体积为130立方米,如果封闭较严的话,89分钟即可将氧气耗尽。要达到鸡舍既保持恒温、空气新鲜、又不产生应激等不良反应,养户必须做好鸡舍的通风换气。
(1)掌握对流通风的要领,单打开一侧窗口是达不到对流的,必须打开相对的两侧窗口通风,在冬季迎风面打开的要小一点,背风面打开的要大一点。
(2)在保证舍温的同时,要不断调整通风换气量。最小通风换气量为0.0155立方米/公斤体重/分钟。
(3)安装火炉送风管,管道通至舍外,每小时每个管道可送风23立方米空气。
(4)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到鸡身上,可每隔一个墙垛安装一个直径30厘米的风筒,用1米宽塑料筒套在风筒上,另一端伸向屋顶过道处,把空气引入并导向屋顶,这样做的好处是冷气可被加热3~5℃,同时还可把屋顶的热空气压向地面,降低舍内湿度。
(5)在冬季要利用中午时间加大通风换气量。
(6)清理鸡粪时,要增温并加大通风换气量。
(7)冬季舍外扣防寒棚,既可降低墙体外导热的速度,又可对进舍空气进行预温,减少鸡群的冷应激,但要注意防寒棚两侧的通风,如果做的不好,反而会把鸡“闷”出毛病。
5、密度管理:
密度是指鸡舍网铺上每平方米所饲养的肉鸡数量。密度与肉鸡的生长发育和鸡舍的充分利用密切相关。密度过大时,鸡的活动受到限制,影响鸡只的采食和饮水,空气污浊,氧气不足,温度过高,结果会导致鸡只生长缓慢,群体均匀度差,可引起一些条件性疾病的发生,还可出现啄肛啄羽现象,降低肉鸡胴体质量,毛囊炎、胸囊肿比例增大。
密度过小则浪费饲养面积,饲养成本增加。鸡的活动量过大,消耗体内能量,浪费饲料。
合理的饲养密度,应根据鸡舍的实际情况,通风条件、饲养条件等决定。随着鸡日龄和体重的逐渐增加,鸡群所占用的面积也应随之加大,有利于鸡只采食和饮水,使舍内氧气充足,空气良好,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肉仔鸡合理的饲养密度
日龄 冬季 春秋 夏季
1~9日龄 30只/平方米 30只/平方米 30只/平方米
10~19日龄 20只/平方米 15只/平方米 10~15只/平方米
20~30日龄 15只/平方米 10只/平方米 8只/平方米
31日龄以后 12只/平方米 10只/平方米 8只/平方米
饲养密度要按网上实际饲养面积计算,每2000只鸡育雏间面积要达60平方米,及时扩群,扩群时要保证舍内温度和湿度。
6、卫生管理:
在肉鸡生产中,卫生管理极为重要。因为肉鸡生产周期短,在饲养期间如发生疾病将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环境卫生差,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因素,要求饲养人员必须做到:
(1)每天要刷洗两次饮水器。
(2)每天要刷、擦饲料筒一次,并经常刷洗饲养设备和用具。
(3)每周清理一次水箱、水线。
(4)经常消毒,出入口要设脚消毒槽或脚踏消毒垫,每天按时更换消毒液,每次出入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5)每周带鸡消毒两次,出现疫情时,每天可1~2次带鸡喷雾消毒。用疫苗前后24小时不可带鸡消毒。
(6)为防止交叉感染,要随时捡出死鸡,淘汰病弱鸡,死鸡必须焚烧或深埋。死鸡深埋时,要先用3%~5%火碱水做消毒处理。
(7)饲养人员必须有两套专门服装,并要经常消毒清洗,做到一天一更换,不准穿出舍外,专供舍内使用。
(8)技术服务人员必须穿戴清洗消毒好的防疫服。
(9)舍外要经常保持清洁,鸡粪要放入积粪池。
(10)舍内除存放新料和工具外,不许有任何杂物,特别是上批鸡使用过的饲料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