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兽药技术 » 药物分析 » 正文

体内药物分析的发展概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0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508
体内药物分析的出现是为适应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等相关学科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1.国外发展概况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有学者发现药物疗效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血药浓度的测定未能付诸实践。七十年代,由于相应分析仪器技术的发展,血药浓度的监测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进入八十年代后,体内药物分析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学科基本形成。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微量、超微量分离分析技术的应用,该学科已趋成熟,成了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2.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学者对体内药物分析的关注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1981年,南京药学院吴如金教授在“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第一次学术会议”上首次作了“体内药物分析诌议”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和兴趣。随后,在全国各地相继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对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任务、方法技术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与推广。同时,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物分析》教材中先后收载了有关体内药物分析等新内容。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新药开发的需求以及色谱技术、免疫分析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体内药物分析的研究论文与日俱增,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可以预料,随着现代分析仪器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各种联用技术的推出,必将有力推动体内药物分析向更加灵敏、专属、在线、自动及智能的方向发展。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