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而猪瘟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猪瘟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极大。OIE国际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2003年版)仍将其列为A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由于猪瘟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促使很多国家制定和执行猪瘟的防制和根除计划,并在欧美20多个国家取得成功。但目前世界上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猪瘟流行,近年来在一些原已宣布消灭猪瘟的欧洲国家(荷兰、比利时、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又相继复发,我国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亦有上升的趋势。
自1954年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来,虽然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是猪瘟仍在我国不间断地流行。而且其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世界性的。从过去的大流行转变为地区性散发,疫点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由于我国饲养量巨大,损失依然严重;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成年猪发病率不高,疫情较缓和,在一些猪场,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则呈现明显的上升的趋势;另外在猪体免疫状况低下时,其它病原混合感染,环境中猪瘟病原,特别是低致病力猪瘟病原的存在,常导致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种猪,常出现母猪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性感染)和公猪精液水平传播,引起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这些带毒病猪的存在,成为猪瘟发生的祸根,从而引起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造成恶性循环;免疫剂量不足所产生的低水平抗体将不能有效清除病毒感染,从而有可能使感染转入持续或潜伏阶段,表现为非典型特征。以上这些特点均为非典型猪瘟的发病特征,而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生就是我国猪瘟一直持续不断的主要原因,对于非典型性猪瘟的研究,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此做了比较系统的基础研究,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特征和免疫反应等方面都表现出与急性猪瘟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不表现临床症状。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并剔除此类病猪,从而给猪瘟的防制工作带来新的困难,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生与流行、表现形式、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综述如下。
1 非典型猪瘟的发生与流行
1.1 流行特点 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病率不高,疫势较缓和,潜伏期和病程延长,成年猪发病较轻或不显症状,多呈隐性带毒,经我们调查,带毒率范围一般为3%?20%,高者可达33%以上,且多数猪场还存在着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死亡率低,有调查显示成年猪的死亡率为2.1?2.4%,有时还发生在疫苗免疫过的猪群中。多呈散发,很少成遍发生,流行速度缓慢,但是由于我国养猪饲养量巨大,其经济损失依然十分严重。而中小猪及哺乳仔猪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较高,凡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猪瘟病毒带毒率为66?100%不等,而致死率可高达90%以上。
1.2 临床特征 非典型性猪瘟缺乏典型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微热或中热,通常体温仅升高0.5?1℃ ,潜伏期可达20到30天以上才发病,病程可长达几个月都不发病,但表现为侏儒猪(或称僵猪),发育停滞。侏儒猪多伴有干耳、干尾甚至耳壳脱落,皮肤干性坏疽脱落后新生瘢痕无色素而呈现“花皮猪”;发病期伴有后肢瘫痪、步行不稳、精神不振,口渴,喜喝脏水、泥浆等。在发病前、中期白血球总数稍有下降,但不明显,降至4000/毫米3以下者几乎没有,仅比正常值略低,淋巴球增多在人工病例第8天较明显(81%),自然病例后期可达79%,中期不明显。有的感染带毒者几乎就没有临床症状。
1.3 病理学特征 大多无典型的肾脏、膀胱小点出血等病变,大理石状淋巴结病变和脾出血性梗死等典型特征少见,有时可见淋巴结水肿或点状出血。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性病变部位主要在大肠回盲瓣、脾脏、胃、胆囊等。几乎所有人工病例的扁桃体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轻者充血水肿,病程5天以上者,大多出现坏死、溃疡、化脓,个别呈扣状溃疡。切片已不见扁桃腺结构,发生大量白细胞浸润及组织坏死。盲肠与回肠交界处附近,可见个别雏形溃疡,病程长的可见钮扣状溃疡。胆囊多胀大,胆汁浓稠,幼猪还常见蛔虫钻胆。胃底区往往呈片状充血或出血,乃至溃疡。
2 非典型猪瘟的表现形式
2.1 繁殖障碍型猪瘟 主要发生于生产种猪,其本身虽呈隐性感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和仔猪的成活率下降。根据感染仔猪日龄的不同可分为2种类型:1)带毒母猪综合征:感染隐性猪瘟的带毒母猪,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传给不同时期的胚胎,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有的仔猪出生后表现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出血斑块,皮下水肿等症状。病仔猪常在2~30d内死亡,致死率很高。初步实验证明:在不同窝之间可发生猪瘟病毒水平传播并引起感染猪死亡,发病死亡率的高低,与带毒母猪的多寡及毒力有关。本病在小猪的剖检病变与典型猪瘟有相似之处,但病变程度较轻,典型病变出现的概率较少。种猪虽然不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可引起生殖系统病理变化,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导致繁殖障碍。2)后期侵袭性猪瘟:指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这种仔猪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表现健康,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即连续出现病状。表现体温升高到41℃左右,厌食。特征性的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成黄色。后期由于肛门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异常。病猪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郁血。治疗无效,病程1周左右,以死亡而告终。剖检的主要病变是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大肠段有溃疡,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仅有部分病例(约占1/10)的肾、膀胱粘膜呈现小点出血。部分猪皮肤发绀,有的不显症状,病程长多半在1月左右,自愈后易成僵猪,哺乳仔猪病死率高,成年猪死亡率低。
本病必须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后才能确诊。无论是隐性感染的母猪,还是其所产的带毒仔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血清中猪瘟抗体的效价低于保护值。同时带毒猪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很弱,虽经多次接种猪瘟疫苗,其抗体效价仍不能上升到应有的水平。此外还可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从病死仔猪的脾、淋巴结等脏器中,可检出猪瘟病原。
2.2 慢性(温和型)猪瘟 见于猪瘟流行的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的幸存病猪,也可能发生在猪瘟免疫接制度不健全的农村散养猪。本病主要经水平传播,各种日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以青年猪和肥育猪较为多见。病程长达1~2个月,病情发展缓慢,呈散发流行,在一个地区或猪场内不易断根。病猪的体温稽留在40℃左右,症状时轻时重,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程较长者,皮肤出现淤血斑和坏死块,以腹下部为多见。有时也出现紫耳朵、干尾巴、紫斑蹄。据报道,这种病猪的皮肤一旦破损或扎针后,局部淌血不止,即血液凝固不良,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病猪日益消瘦,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部分肥猪经1~2个月后可能耐过,但失去经济价值。慢性猪瘟的主要病变与典型猪瘟接近,但较为轻微,如淋巴结呈轻度出血或只有水肿现象。肾、喉及膀胱粘膜有少量出血点,脾稍肿、边缘有1~2处小梗死灶。回盲瓣肠段可出现溃疡、坏死,但难得见到扣状溃疡的病变。用多种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可查出猪瘟抗原。
3 非典型性猪瘟病因分析
3.1 母猪持续性感染 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是目前引起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我们首次在实验室成功地利用猪瘟野毒人工复制了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带毒母猪动物模型,此母猪可持续带毒750天。这种猪甚至可以终生带毒、排毒,可成为猪瘟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最早报道猪瘟胎盘感染是在1955年,以后此类报道逐渐增多。胎盘感染后,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出现弱胎、死胎、甚至木乃伊胎,从死亡仔猪体内可分离到猪瘟病毒。为了研究持续感染母猪对仔猪的胎盘垂直传播情况,再将这头母猪与人工感染另一株猪瘟野毒的带毒公猪或健康公猪自然交配或人工受精使其怀孕产仔,可产下带毒的木乃伊胎和死胎,用猪瘟荧光抗体检查胎猪均为阳性,此后该母猪不能再次配种。为了解带毒母猪对同居猪和环境的污染情况,在母猪带毒273天时,用健康阴性猪与之同居,可造成同居猪感染。至此成功地人工复制了猪瘟病毒胎盘垂直传播及水平传播的动物模型,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持续感染带毒猪的存在,可形成猪瘟常发地区和猪瘟常发猪场。由这种母猪产下的仔猪多为先天免疫耐受猪,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猪瘟在猪场形成恶性循环,即猪瘟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带毒→后备母猪→亚临床感染。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带毒猪在临床中有3-33%的带毒率。
3.2 仔猪先天免疫耐受 由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引起的免疫失败现象,除了出现上述生产水平降低的情况外,经胎盘感染出生后存活的仔猪往往成为持续感染者,可长期带毒、排毒,其本身并不表现临床症状。这种猪除了对猪场造成恶性循环外,这种经胎盘感染的仔猪出生后,吸允初乳,数日内病毒血症可一过性降低,但病毒存在于全身上皮组织、淋巴样组织和网状内皮组织,这种感染猪不能建立中和性抗体应答,形成免疫耐受,以至于对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免疫应答。Liess用低毒力的野毒Glentorf株给妊娠40、70、90日龄的母猪滴鼻感染,结果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出生后多为死胎、木乃伊胎、流产,或出生后在1周内到11周内死亡,出生后存活的发病猪无临床症状,解剖为胸腺萎缩、淋巴结肿大。由此证明了持续感染带毒母猪所产仔猪对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保护作用的免疫耐受机制。
另外,我们模拟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对无临床症状的猪瘟阳性经产母猪所产仔猪进行免疫效力试验研究。两头母猪分别产下两窝仔猪,带毒率分别为5/11和12/14,产仔时按仔猪产出顺序隔头进行临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1小时后再吸初乳,再用标准石门强毒进行攻击。免疫猪瘟疫苗不能使带毒仔猪产生免疫保护力,接种疫苗的5头猪在强毒攻击后死亡4头。结果: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对胎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猪瘟病毒持续感染母猪可经过胎盘垂直传播病毒给仔猪,攻击前死亡的猪全是带毒猪;吃初乳和疫苗接种不能阻止带毒仔猪的死亡,并且形成免疫偏离现象或免疫耐受现象,导致免疫失败,甚至诱发猪瘟,通过此项试验也得到了证实[8]。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可导致母猪生殖器官产生病理变化,特别是卵巢的病理变化,使卵泡结节化,降低或失去排卵功能,最后导致功能障碍及繁殖障碍。
3.3 带毒公猪的垂直传播 用RT-PCR检查带毒公猪自然交配所产死胎的病毒基因型,结果表明:死胎感染的病毒基因型与带毒母猪原有的病毒基因型不同,而与带毒公猪的病毒基因型相同。试验证明带毒种猪不仅能通过母猪胎盘垂直传播,而且能通过公猪精液垂直传播猪瘟,这是造成猪瘟持续感染的又一重要原因。综上所述,猪瘟持续感染母猪造成的垂直传播是引起仔猪死胎、木乃伊胎、弱胎及不发病的仔猪带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之它所产生的水平传播方式,还会造成其它猪的感染并污染环境。因此一旦种猪场有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种猪存在,就会引起免疫耐受,导致免疫失败,时刻都有猪瘟发生的危险。因此要根除猪瘟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及时淘汰带毒种猪,对种猪场进行彻底净化。
3.4 免疫水平低下 疫苗接种仍然是目前我国防制猪瘟的唯一手段,C株疫苗的保护力是举世公认的,近年的研究仍然支持这一观点。然而,当前疫苗的免疫效果通常是以能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的。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免疫后,抗体水平达不到防止亚临床感染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可引起亚临床感染等。此外,目前国内外在疫苗的使用剂量上差异也较大。欧洲药典规定,用C株疫苗免疫时,肌肉注射剂量为400RID(100PD50);台湾则要求每头份剂量为500RID。我国目前猪瘟疫苗生产均用犊牛睾丸细胞培养,免疫剂量为每头份150RID(37PD50),远低于欧洲与台湾的标准。免疫剂量不足致免疫后抗体达不到保护亚临床感染水平,以致出现持续性感染是近年猪瘟流行和发病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3.5 多病原混合感染 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在我国养殖业是十分普遍的问题。这些病原混合感染动物后除了引起各自的疾病外,与其它疾病之间的关系也是引人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对猪瘟疫苗免疫效力有影响:我们用PPV、PRV、PRRS3种非猪瘟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效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它们单独或混合感染后明显影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效力,免疫猪在猪瘟在强毒攻击后呈现持续带毒。在田间,接种了猪瘟疫苗仍出现非典型性猪瘟的现象时常出现,尽管有疫苗质量、免疫程序和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等因素均可导致此类现象的出现,但非猪瘟病毒的混合感染可否导致猪瘟病毒致病力增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可增强猪瘟病毒的毒力。研究结果表明,尽管PPV、PRV、PRRS其中任何一种病毒单独感染对低致病力的猪瘟病毒没有毒力增强作用,但三种病原混合感染对低致病力猪瘟病毒的致病力确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3.6 病原基因型的多样性变化 由于病毒抗原差异,部分猪瘟病毒可以通过躲过抗体的中和作用引起持续感染。试验证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接种动物产生的抗体对不同的野毒株的中和能力差异很大,通过对11个猪瘟毒株的体外抗体细胞中和比较试验表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产生的血清抗体在1∶64稀释时能中和9个野毒株,另2株在1∶8稀释时才能中和,其中有1株在抗体1∶4稀释时才能能中和。总的看来,兔化弱毒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在体外对野毒株的中和作用还是不错的,但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11株中有2株只有在抗血清1:8稀释时才有中和作用。如果这20%的野毒株在动物体内也能躲过免疫血清抗体的中和作用而引起持续感染,那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导致非典型猪瘟的发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4 控制措施
4.1 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相关规范 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建立垂直管理体系,稳定和加强基层防检队伍建设,使兽医防疫、检疫,特别是防制猪瘟工作走向法制管理的轨道。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猪瘟防制技术规范》和《猪瘟检测技术规范》及相关的条款,并保证这些措施的实施及落实;建立国家猪瘟流行病学数据库及预警预报系统,做到资源、信息与技术共享,发挥利用效率,并且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紧急反应系统。
4.2 加强猪瘟免疫监测,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 开展猪瘟的免疫监测可随时掌握猪群群体免疫状态,制订适合于不同猪场合理的免疫程序,随时淘汰免疫耐受猪(疫苗接种后不产生或仅产生低水平抗体的猪),保持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在85%以上。我们模拟自然感染的亚临床状态和低抗体水平状态来进行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效力的研究,对猪瘟的防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对其它产生免疫失败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研究发现母源抗体滴度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有影响,当母源抗体滴度在16倍时,将疫苗的免疫剂量加大到2到4头份,能抑制母源抗体干扰,达到较好的免疫效果;另外研究还显示低水平的母源抗体不能抵抗猪瘟野毒感染,因此及时监测母源抗体滴度,正确地按规程进行疫苗免疫注射能确切地抵抗野毒的感染。而主动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只要在8倍以上,均能抵抗强毒的攻击。再次提示,适当加大免疫剂量可以适应田间的带有母源抗体仔猪的免疫。
4.3 正确采用乳前免疫 乳前免疫又称为零时免疫或超前免疫,是在乳猪出生后立时注射2头份猪瘟疫苗,这是解决母源抗体干扰、迅速提高初生仔猪抗体水平的有效方法,常为一些猪瘟污染严重的场、户所使用,尤其是表现为持续感染的猪场。超前免疫的抗原能够避开母源抗体并在机体内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应答,较早地产生抗体从而发挥主动免疫作用。但必须按规程使用,即在注射疫苗后1--2小时才允许仔猪吃奶;稀释后的疫苗应放在带冰的冰瓶中贮存,随用随取,否则仍可造成免疫失败。乳前免疫后应在猪35和70日龄各再注射4头份猪瘟疫苗1次。人工试验证明不论吸初乳后半小时或1小时注苗,疫苗免疫效果均不如超前免疫的效果好。
4.4 坚决淘汰带毒猪,慎重引种,定期监测 非典型带毒猪的净化是是控制猪瘟,甚至消灭猪瘟的重要手段。对于非典型性猪瘟在种猪场的发生,在我国采用全部扑杀的办法来控制和根除显然不现实,种猪一旦感染病毒造成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是造成一个猪场猪瘟持续感染的总根源,而且要实施全场所有猪群的净化又有一定的难度。经我们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在猪瘟病毒严重污染的猪场中,以净化种公、母猪和后备带毒种猪的措施。具体的做法是一旦确认猪场存在猪瘟时,立即实施净化,对全场所有种公、母猪逐头活体采扁桃体,进行猪瘟荧光抗体法检查。只要检查出阳性(带毒)猪,一律立即淘汰,严禁将带毒猪作为种用,尤其在引种时严禁引入带毒猪。淘汰带毒猪后清圈消毒,结合做好其他综合防制措施以建立新的健康种群,繁育健康后代。对可疑病猪就地隔离观察,凡被病猪污染的猪舍、环境、用具等都要进行彻底消毒。一般3个月便可初见成效。每6个月进行一次。大约经过4次净化后,猪瘟便可得到完全控制,效果明显。
4.5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正确使用 猪瘟兔化弱毒对许多国家消灭猪瘟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仍在世界上广泛使用,它也是我国用于猪瘟预防注射的唯一疫苗。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仍然安全有效,不仅对不同猪瘟病毒变异株可产生完全的交叉免疫保护,适当加大疫苗免疫剂量还能减轻或抑制母源抗体干扰。因此,不应怀疑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只要选用的猪瘟弱毒疫苗是正规厂家生产,完全可以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效果。但考虑到当前猪瘟的流行特点,在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时加大首免疫苗用量至4头份,可有效地防止仔猪发病与死亡。尤其应注意从出厂到使用全程都要保证冷藏贮运。
4.6 自繁自养,全进全出 自繁自养可减少猪瘟的传入。为切断猪瘟传染机会,对不同饲养阶段的猪要全进全出;最低限度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圈舍空出后先清理污物,然后彻底冲洗,待干燥后用较强的消毒剂如氢氧化钠、过氧乙酸或甲醛等进行2--3次认真消毒,再空圈7--10天后才可装猪。日常也要用刺激性较弱的消毒剂定期进行带猪消毒。
4.7 综合防制 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病与环境条件、饲料营养、管理应激等关系密切,必须努力加以改善和优化,以增强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