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肉鸡疾病,不少人在剖检病死鸡时,看到心包炎、肝周炎和腹膜炎时,或从病料中分离到大肠杆菌时,就果断地作出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但在使用抗菌药物后,疗效甚微或用药时梢好,停药后复发,总之未能达到满意的疗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诊断时,只看到了大肠杆菌感染的表面现象,以病论病,未能查找分析到其病因和途径。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分为有易菌和有害菌。有易菌是肉鸡生长、生存离开不的常在菌,而有害菌是有较强的致病力,在一般条件下,正常肉鸡免疫防御系统,是能抵抗致病大肠杆菌的自然感染。总体来说,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的致病菌,只要肉鸡免疫防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不易发生大肠杆菌病,否则,肉鸡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生大肠杆菌病。
致病因素: 能造成肉鸡致病的因素很多,如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的恶变等应激因素,营养缺乏或过剩,以及其他导致肉鸡免疫防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损的有毒物质和免疫抑制等因素。
实践中,引起肉鸡感染大肠杆菌病的最常见因素是病毒的感染,如新城疫病毒、法氏囊病毒、禽流感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等,虽在饲养当中均进行了人工免疫,但对高致病力的毒株免疫效果差,或因种种原因造成免疫失败、免疫抑制达不到逾期目的,这祥就破坏了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粘膜的完整性、为大肠杆菌病开辟了道路, 霉形体、寄生虫的感染,也是大肠杆菌致病因素。在国内没有任何—个鸡场没有霉形体病菌的存在,如果种蛋的管理和孵化过程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雏鸡就可能感染霉形体,它主要是呼吸系统有炎症,这样肉鸡就易感染大肠杆菌。球虫主要寄生于肠道,如果发生球虫病,那会影响肠道的功能,并产生毒素,则肉鸡易发生大肠杆菌病。
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的恶劣等应激因素,是大肠杆菌感染的最重要的诱因,也是肉鸡饲养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应激是指不适应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生产的不良刺激。在应激状态的鸡群,抵抗能力降低,抗病力差,则易感染大肠杆菌。
控制: 致病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且易产生耐药性,刁二同地区、刁;同鸡场,有不同的用药史、投药方式、抗药性,以及敏感药物。因此,在每次投药之前,要具体了解情况,酌情开方,选择合理投药方式,才能有效控制疾病,但往往事与愿违,鸡群达不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因其是自然界的常在菌,只要鸡群存在致病因素,能破坏肉鸡的免疫防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可能旧病复发,如果据肉鸡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规律,制定预防大肠杆菌病的用药防治程序,也是有一定效果。
究大肠杆菌的致病的原因和途径,在饲养过程中,根据情况,病毒、细菌、寄生虫,应用质量过关,保存得当的疫苗或菌苗进行防治,并免疫防治程序合理,使用方法正确,能产生有抵抗疾病能力的抗体水平,这样就能避免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在饲养过程中,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的恶劣等应激因素、营养缺乏和过剩,以及其他导致肉鸡免疫防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损的有毒物质和免疫抑制因素等,是肉鸡饲养的软件,唯一人为能控制和避免的致病因素。
防治:
在饲养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的改善:
一、温度:舍内外温差较大的季节,应掌握好温度,应适应肉鸡的正常生长,在
短时间内(2小时)温差不要超过2—3℃
二、湿度:第一周相对湿度为70%,第2—3周为65—60%,第3—8周为60—55%,否则湿度过小,鸡体的水份散失过大,呼吸道粘膜易受损,湿度过大,鸡易烦躁不安。
三、光照:第1—3日龄光照强度3—5瓦/m2,第3—7日龄光照强度3瓦/m2,第2—3周龄光照强度1.5瓦/m2,第4周龄至出栏1瓦/m2,否则光照过强,鸡群易出现啄癖、鸡烦躁、疲惫。光照时控无规律,影响消化液的分泌,造成消化机能紊乱。
四、在集约化养殖场中,鸡群密集,空气尘埃含量高,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
超标,则每天9点一17点这段时间,鸡群活动激烈,空气质量差,应加强通风,其他时间少通勤通,但防贼风,尤其冬季,在保住温度的基础上,应加强通风,否则空气
污浊,刺激呼吸道粘膜,易发生炎症(每天清一次粪便或撒一次垫料,最好在太阳落
山时清粪,这样应激较小)。
五、密度:适时分群,保证合理密度,否则尘埃含量高、空气污浊,并易产生弱肉强食,大小分化。
六、其他:
1、加强舍内外消毒,舍内每5—7天消毒一次,舍外每2—3天消毒一次,场门前、
舍前消毒池的火碱(2%)水每日挽一次,场外的人员、车辆、器具应消毒后入场,保
证场区净化。注意:舍内消毒用水,夏季用深井凉水配兑,冬季用40—50℃的温水配
兑,舍内舍外温差较大的季节,消毒时,舍内温度升高3一5℃,然后再消毒。
2、水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应定期抽检,细菌超标,水质过硬等严重危害
机体健康,应保证肉鸡饮水净化和软化。
3、场址远离交通要道,场区应有围墙,保证舍内安静祥和,门窗应有网,防止飞
禽野兽,避免工作人员衣服大红大紫,工作时东西轻拿轻放,以免应激。
4、加强饲料管理,饲养肉鸡,饲料应少添勤添,每日料桶内饲料吃净2—3次,保证营养均匀采入,饲料应营养全面,搅拌均匀,最好高温杀菌澎化,饲料型号转挽,应有5—7天的过度期。
综上所述,肉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明了,只有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才能发病,不能只依靠药物治疗,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适量增加多种维生素和能量水平,减少一切应激因素,才是机体健康生长、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有力保障,饲养户才能创利,保丰收,肉鸡业才能巩固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