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爆发之后,由于基础产能受到重创,生猪养殖行业掀起了生猪复产的浩大工程,在此次复产工作之中,养猪企业承担了主力,叠加这两年养猪的暴利,传统养猪企业加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跨界资本更是斥巨资入驻养猪业。确实养猪业太重了,如果其产能不能保持稳定,价格暴涨暴跌,将会严重地影响经济运行的平稳、居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大局的稳定。而且,非洲猪瘟爆发之后,生猪养殖业百废待兴,需要这些财大气粗的头部企业迅速把荒凉的养猪业繁华起来。
但是,养猪不是吹气球,要科学把握生猪养殖规律。如今缺猪,猪价暴涨,如果我们没有计划的生产,等到供给过剩的时候,猪价又会暴跌,如此往复,永远走不出猪周期的魔咒,养猪业也自能在原地踏步,不能走向进步。
我们建设猪场并不是搞城建,加大投资也不是搞工业。可能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益,出现了拔苗助长突击式催肥、“加班加点”工业化生产的显现,更有甚者搞“大跃进”工程。其实这都是背离科学的生产规律的,生猪养殖生长规律,历经孕育期、哺乳期、保育期、生长期、肥育期等养殖周期,才能出栏上市。如果打翻这个规律,即便短时间生产增加了,但这个行业依旧是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