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大白话告诉您:非洲猪瘟的特性其实是这样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25  来源:猪兜爱养猪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507
核心提示:非洲猪瘟为什么引起患病动物出血?非洲猪瘟病毒为什么难以杀死?非洲猪瘟疫苗为什么难以研制?它是DNA病毒却为什么容易变异?非洲猪瘟真的这么可怕吗?立足国内养殖环境,如何理解非洲猪瘟的防控呢?是否有“土方子”来防控非洲猪瘟吗?华中农业大学方奎博士对非洲猪瘟防控的解读。他不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讲解这些深奥的问题,让在座各位从本质上理解这个疫病,更坚定了大家必胜的信心。本着更好服务养猪人的目的,猪兜融媒体记者对主要内容进行汇编和整理,供更多读者阅读、学习和理解。非洲猪瘟流行已近100年,国内2018年8

非洲猪瘟为什么引起患病动物出血?非洲猪瘟病毒为什么难以杀死?非洲猪瘟疫苗为什么难以研制?它是DNA病毒却为什么容易变异?非洲猪瘟真的这么可怕吗?立足国内养殖环境,如何理解非洲猪瘟的防控呢?是否有“土方子”来防控非洲猪瘟吗?

华中农业大学方奎博士对非洲猪瘟防控的解读。他不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讲解这些深奥的问题,让在座各位从本质上理解这个疫病,更坚定了大家必胜的信心。本着更好服务养猪人的目的,猪兜融媒体记者对主要内容进行汇编和整理,供更多读者阅读、学习和理解。

非洲猪瘟流行已近100年,国内2018年8月首次官方报道了非洲猪瘟疫情,至今7个月的时间,席卷全国,28个省市相继沦陷,对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一片恐慌,谈“非”色变。

首先,非洲猪瘟在猪群的感染率其实是比较低的。欧洲有研究对比了非洲猪瘟、猪口蹄疫和经典猪瘟,发现非洲猪瘟的感染率是最低的(仅10%),但其致死率可达90%以上,远高于口蹄疫和经典猪瘟。

其次,自然状态下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是比较缓慢的。从非洲传到欧洲花了36年,从欧洲传到亚洲花了近50年。它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污染物间接传播)。急性感染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形成高浓度的气溶胶,但病毒在气溶胶中的半衰期仅十几分钟,气溶胶中的病毒在较短时间内即丧失感染性。且气溶胶传播很缓慢,不存在通过空气发生远距离扩散的可能。

既然如此,非洲猪瘟猖獗的原因何在?方老师总结认为:第一,传播难以阻断,各种物资都可能成为带毒载体;第二,高致死率;第三,无有效疫苗。

1非洲猪瘟传播特点(1)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广泛组织嗜性,所有组织均带毒,所有体液均能排毒,如唾液、呕吐物、呼出飞沫、粪便、尿液、血液、乳汁、精液等,因此病猪可瞬时向外排出大量病毒;(2)非洲猪瘟病毒在环境中具有极强的存活能力,使其可在各种物资中长时间存在,并保持感染性;(3)极强的存活能力使其可通过附着于各种物资进行扩散,传播方式多样,难以阻断;(4)虽然自然传播速度较慢,但人为的活动和影响极大加速了其扩散速度。欧洲总结其近60年非洲猪瘟流行的经验,发现最重要的四个传播方式:机场港口的生肉垃圾、猪肉和生猪的转运、带毒野猪的活动、蜱虫叮咬;(5)非洲猪瘟具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征,能进入野猪和软蜱生存繁殖并排毒。一旦进入,则病毒可在环境中持续循环,难以清除。由于野猪和软蜱活动不受限,极难切断其扩散。

因此,关于非洲猪瘟的传播能力:好消息是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效率低,感染率低;坏消息是几乎所有物品都可能带长时间带毒称为传播载体,且野猪一旦感染,将极难净化和控制。

2非洲猪瘟病毒致病力

非洲猪瘟病毒的致病机理:病毒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嗜性,进入血液后能靶向攻击各处内皮细胞,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堵塞血管,导致多处组织和器官坏死、梗死;急性感染或严重病例时,由于凝血物质消耗,继发凝血不良,导致体内多处器官组织出血。此外,病毒还对免疫细胞具有嗜性,引起全身免疫系统机能障碍,免疫力下降,继发发生其他病原感染。

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动力学:潜伏期(4~23天)较长,病毒从感染部位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需要5~6天。出现病毒血症意味着病毒开始随血液扩散至全身各处组织,伴随着发烧、沉郁、食欲降低等症状表现的出现,并随后开始排毒。有效抗体大概在2周左右开始产生,此时还未死亡的感染猪,进入恢复期,但康复率较低。急性型在感染后4~9天死亡,死亡率可达100%,亚急性、慢性型在感染后20天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在30%~70%。

3非洲猪瘟疫苗研究现状

非洲猪瘟流行已近100年,一直未有有效疫苗面试。这主要与病毒结构极其复杂有关。

(1)病毒粒子大,直径达180-200nm,基因组长达170-190KB,有效的改造较困难;

(2)基因组至少编码150种蛋白,近半数的蛋白功能还未知;

(3)病毒粒子含内外两层囊膜,两层囊膜其蛋白的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其免疫原性差异巨大(病毒在细胞内使用内层囊膜,在细胞外使用外层囊膜);

(4)非洲猪瘟至少存在22种基因型,目前只有Ⅰ型和Ⅱ型在非洲以外流行,国内与欧洲流行毒株Georgia 2007亲缘关系较近,为基因Ⅱ型;

(5)虽然是DNA病毒,但基因组两端存在近60KB大小的不保守区域,相当于近4个PRRSV病毒基因组的大小,因此其变异基数大,基因组变异频繁,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多样性。根据最近的报道,对沈阳和黑龙江的流行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已经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疫苗研究现状:当前暂无有效疫苗来防控(1)灭活疫苗:已经被验证不能提供保护;(2)弱毒活疫苗:非洲猪瘟病毒较难适应细胞并稳定传代,截至目前仅有的几株传代致弱毒株均发现出现了较大的基因突变,虽致病力降低,但也不能提供有效保护;自然致弱株保护力同样有限,且存在毒性返强的可能性;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是最有希望的选择,目前针对MGF、CD2v、9GL、A238L、A224L等基因进行缺失,发现对同源毒株课题提供较理想的保护,但对异型毒株仍缺乏有效交叉保护,且一直还未实现规模化商品化生产。(3)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复杂,含至少150个蛋白,因此少数几个蛋白很难诱导机体产生的全面保护,这是亚单位疫苗的缺陷。但其安全性高,因此在种猪群会成为比较好的选择;DNA疫苗和载体疫苗获得比较容易,容易生产,但同样具有免疫原性低,保护力有限的特点,其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4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建议

4.1普及非洲猪瘟的相关知识(1)引起全民重视,防控非洲猪瘟,人人有责。(2)非洲猪瘟不感染人,消除恐惧。(3)坚定信心,信心比黄金更宝贵。

4.2生物安全是唯一,也是最可靠的方法

非洲猪瘟是高度接触传播的病毒,其空气传播效率低。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土方子”来切断它的传播扩散。

(1)针对病毒的三个特性来采取措施

A、对热敏感,60℃20min可灭活失去感染性。

因此对设备、栏舍使用火焰消毒;地面、墙体洒生石灰后泼水消毒;饮水加热;饲料原料的高温存放、高温制粒;衣服、鞋子得烘干消毒;车辆的火焰消毒、高温消毒等。

B、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效率低。

因此需要严格做好外部生物安全和内部生物安全,有效的隔离可以阻断病毒的传播。需要减少猪、人相互之间的交叉,严格控制人员、物品进出,严格控制饮水饲料,严格控制引种等。对于内部生物安全亦是如此,如用塑料薄膜、彩条布把圈舍之间隔离开来,人员减少进入栏内等,都能延缓非洲猪瘟在猪场中传播的速度。此外,还需重点关注车辆的消毒。

C、具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征,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循环存在。

因此需要严格减少猪群与外界的接触,严格控制场外动物的进入,如修筑防疫沟、围墙,避免与野猪、放养猪等的接触,周围道路的定期消毒,灭鼠、灭蝇、防鸟等。

4.3 运用实验室手段,加强监测

非洲猪瘟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损失。关注发烧、扎堆、精神沉郁、皮肤发红等现象,尽早借助实验室诊断确诊,尽早处理。

当前针对非洲猪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比较成熟,检测资质也已放宽。对于采样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ASFV潜伏期较长,由感染部位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需一定时间,血样不是早期预防性监测的最优选;2、早期预防性监测适宜采集口腔、鼻腔分泌物,以及扁桃体样品,进行核酸PCR检测;3、动物表现发烧意味着已形成病毒血症,此时可采集血样进行检测。

4.4 兵贵神速,发病后迅速隔离+淘汰处理。

及早的隔离、淘汰是唯一的处理方法,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由于潜伏期长,对于疑似病猪,需对同栏、相邻栏的进行处理。

同时疫情及时上报,区域内形成通报和警示,以尽可能局限疫情。

适当的中药保健可提高猪群免疫力。有效疫苗出现之前,中药是抗病毒和免疫调理的较好选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