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发生皮肤病看似小病,但影响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影响贸易、降低销售价格、影响免疫应答、影响种猪利用年限,还是要及时治疗避免损失。
病 因 分 析
引起猪皮肤病的常见因素
(1)圈舍卫生条件差、湿热熏蒸、皮肤不清洁、通风不好、饲养密度大等。
(2)饲料单一、营养缺乏,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和缺锌等。
(3)昆虫蚊蝇增多、驱虫不到位、化学药品刺激以及慢性消化道疾病,新陈代谢絮乱,内分泌失调等也可引起该病发生。
诊 断 治 疗
1、猪疥癣
猪疥癣又称猪癞,由疥癣虫寄生引起。对仔猪为害严重,常成为僵猪。寒冷季节发生较多,多寄生于猪的耳、眼、背、臀部及体侧皮肤深层,导致皮肤发炎发痒,常见落屑、脱毛。皮肤呈污灰白色,干枯,增厚,粗糙有皱纹和龟裂,猪只消瘦,失去弹性,有痂皮,常擦痒不止。病猪生长停滞,精神萎靡,日益消瘦,重者可引起死亡,内脏无病变。
治疗:用精制敌百虫配成0.5%的水溶液,先擦患,部或喷洒猪体,5天后再治一次。或者使用除癞灵、双氯聚酯等。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粉。
2、渗出性皮炎(又称油皮病)
由葡萄球感染引起,多发于哺乳与断奶仔猪。在眼睛周围、耳廓、腹部等出现红斑、水泡,水泡破溃后水泡液呈棕黄色,如香油样,干燥后形成鳞片状、棕灰色的结痂,有痒感,痂皮脱落后,露出鲜红色创面。
治疗:肌注青霉素+鱼腥草,1.使用消毒液(如原典清)原液直接涂抹,或者兑水进行药浴与喷洒。2.用0.1%高锰酸钾水浸泡发病仔猪身体1-2分钟,头部用药棉沾高锰酸钾水清洗病灶,然后擦干、凉干涂上龙胆紫。
3、湿疹
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造成的,夏秋季节发病较重。腹下或大腿内侧皮肤出现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水泡、脓疱,最后形成溃疡。病程长者常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最后猪体消瘦、虚弱。无传染性,体温不高,丘疹不规则,有奇痒。
治疗:多晒太阳,保持圈舍干燥。可给病猪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10~20毫升,同时内服维生素A 5000IU,维生素C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各0.5~2克。对于患部 出现潮红、丘疹的病猪,可用鱼石脂1克,水杨酸1克,氧化锌软膏30克,混合后涂擦,或者氟轻松软膏涂抹。
4、皮炎肾病综合症
又称圆环病毒主要侵害皮肤和肾脏,发病率高,病程长,尤其是在夏秋季节,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
耳、背、腹部、后躯等皮肤出现红斑、斑点、丘疹及黑色或深褐色坏死痂,有的病猪在生殖器附近、耳后等部位出现病变较多;部分病猪有不同程度的弓腰现象,按压之后更加明显,有怕痛、躲闪反应;体表淋巴结肿大。以上三个表现出现机率和程度因有个体差异。
剖检:肾脏苍白、肿大3-6倍,表面有白色坏死灶和出血点;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血性坏死性皮炎和动脉炎。
治疗: 头孢+黄芪多糖,另一侧VC注射。
5、玫瑰糠疹
该病具有遗传性,患有本病的种猪所产仔猪更易感染。长白猪发病率较高。玫瑰糠疹常见于3-14周龄的青年猪。
病变最初为腹部、股内侧皮肤出现小的红斑丘疹。丘疹隆起但中央低、呈现火山口状,迅速扩展为项圈状,外周呈鲜红色并隆起。项圈内为鳞屑,随着项圈的扩展,病灶中央恢复正常。通常不掉毛、少见瘙痒。一般很少群发。
治疗:本病一般经过4~8周可以自愈,无须治疗,但应注意皮肤卫生,防止继发感染。较严重的,可用5%水杨酸软膏或含碘的石蜡油滋润患部皮肤,肌注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
6、猪丹毒
急性猪丹毒为败血症和突然死亡。亚急性猪丹毒患猪的皮肤则可能出现红色疹块。亚急性猪丹毒为良性,主要症状为颈、背、胸、臀及四肢外侧出现多少不等疹块;疹块方形,菱形或圆形,稍凸于皮肤表面,紫红色、稍硬。
治疗: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每天2-3次,连续3-5天。拌料清热散+阿莫西林。
7、坏死杆菌
多发生于体侧、耳部、臀部及颈部,以体表皮肤及皮下发生坏死和溃疡为特征。病初创口很小,附有少量脓汁或盖有干痂,触之硬固肿胀,无热无痛。随后痂下组织坏死,并迅速扩展,形成囊状坏死灶。患部脱毛,皮肤变白。病灶内组织坏死溶解,形成灰黄色或灰棕色恶臭液体,从创口流出。创口边缘不整齐,创底凹凸不平。有的病猪大片皮肤干性坏死。
治疗:先用消毒药液,如2%~3%来苏尔,洗净患部,并将坏死组织清除至露出红色创面为止,然后用木焦油福尔马林合剂(1:1或2:1)涂敷。或以5%高锰酸钾涂擦伤面,每日1~2次,或以5%硫酸铜湿塞子堵塞伤口,或同时结合注射青霉素或复方磺胺制剂。
8、猪痘
痘疹主要发作于下腹部、股内侧、背部或体侧,初为深白色硬结节,呈半球状突出于体表,见不到构成水疱即转为脓疱,并很快结成棕黄色痂块,零落后遗留白斑而康复,病程10~15天,病死率不高,管理不当或继发感染,可使病死率升高,特别是幼龄仔猪。
治疗:黄芪多糖+头孢注射,可涂擦碘酊、甲紫溶液、红霉素软膏天意免疫康+阿莫西林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