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咬尾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38
核心提示: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发来几张照片,咨询猪咬尾的问题。猪咬尾症是发生在猪群中以相互啃咬尾部为特征的一种恶癖,由猪体诸多不适因素诱发。 以断奶猪、生长猪、育肥猪,尤以12-16周龄的猪最易发生。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猪互相咬尾的现象呢?发病因素与以下原因相关: 咬尾的原因 1. 环境: 木板结构的猪圈可增加咬尾症的发生,用稻草垫猪圈的则发病少,饲养密度高的更易发病,调栏合群时也可诱发。 2. 气候: 低温可增加咬尾的发病率,然而高温、干燥、粉尘过多也可增加发病率。空气中氨、二氧化碳、硫化氢或其他气体浓度升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发来几张照片,咨询猪咬尾的问题。猪咬尾症是发生在猪群中以相互啃咬尾部为特征的一种恶癖,由猪体诸多不适因素诱发。

以断奶猪、生长猪、育肥猪,尤以12-16周龄的猪最易发生。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猪互相咬尾的现象呢?发病因素与以下原因相关:

咬尾的原因

1. 环境:

木板结构的猪圈可增加咬尾症的发生,用稻草垫猪圈的则发病少,饲养密度高的更易发病,调栏合群时也可诱发。

2. 气候:

低温可增加咬尾的发病率,然而高温、干燥、粉尘过多也可增加发病率。空气中氨、二氧化碳、硫化氢或其他气体浓度升高也可使发病率升高。

3. 光照:

其强度增加也可能成为一个应激因素,增加发病率。

4. 营养:

高能低纤维素的日粮能诱发咬尾症,同时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量也相关。

5. 疾病:

某些临床和亚临床疾病是诱发本病的原因,如猪尾尖坏死可引起咬尾发生。

温馨提示:

发生咬尾的猪一定要及时挑出来,防止进一步的损伤;同时要密切观察猪的状态,可能预示着一些疾病的发生,方便对症治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