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6日全国27省猪价全部下跌,生猪均价跌至12.6元/公斤,猪价整体呈现出大跌之势。
构成支撑猪价下跌因素主要是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春节前的猪肉需求高峰透支了节后的猪肉需求,导致现阶段猪肉需求市场整体处于疲软期;
其次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养殖户,自2017年12月起便始终在坚持压栏惜售,有甚者坐等到了春节前夕,这批生猪的出栏无疑助长跌势;
第三是各大屠宰企业开启“狂宰”模式趁机狠命压价。
面对眼下的情况,养殖户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要放平心态!
要知道我国当前相当规模的生猪资源虽然是由散养户们供应,但他们并没有议价权,而随着猪价跌势的大范围蔓延,一旦散养户们开始恐慌性抛售,那么掌握定价权的屠企必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继续压低生猪价格直至其触底,虽然触底后必有反弹之日,但中小养殖户、散养户一定会很“受伤”!
其次要做好日常管理!
有业内人士指出,往年猪价行情不佳时,会有一些养殖户企图通过缩减生猪饲料甚至是防疫开销来降低养殖成本,这样做其实根本是舍本逐末!因为一旦疫病爆发,或因饲料卫生安全问题导致生猪患病甚至死亡,其结果绝对而得不偿失!
以上虽然只是个例,但足以证明在这段时间内生猪管理的重要性,除去饲料和防疫问题,像气温变化也是为害猪场稳定的因素之一,因此节后猪场的稳定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加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