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旨在评估来自接种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母猪及仔猪在不同日龄如4,6和8周接种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的临床保护性,及圆环病毒2型病毒血症和免疫应答(抗体和γ干扰素分泌细胞(SC))水平。
在后续的3个生产周期进行了队列研究(重复)。实验开始时,对46头首次配种的小母猪采血并接种疫苗。在第1,2和3次分娩时,对母猪采血并在仔猪断奶后,下次配种时二次免疫。来自每次生产(1,2和3次分娩)的共400头仔猪根据疫苗接种时间(4,6 或8 周龄)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头仔猪)。第4组为未免疫组(对照组)。仔猪肌内注射一剂(2ml)基于亚型的商品圆环病毒2型疫苗。每组20头仔猪在断奶时采血,并从接种到断奶每4周检测圆环病毒2型病毒血症,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记录所有仔猪的临床症状,个体治疗(发病率),死亡率和体重。
结果
所有接种程序(4, 6 和 8 周龄)均可诱导抗体应答和γ干扰素分泌细胞。6周龄接种的仔猪可见最高的由免疫反应性产生的临床和病毒学上的保护。总之,母猪配种时重复接种圆环病毒2型疫苗及随后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对仔猪自身疫苗接种产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没有显著的干扰作用。
结论
与其他免疫程序相比,母猪配种时和仔猪第6周时联合免疫是控制圆环病毒2型自然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故可考虑保持母源抗体的干扰与有效的免疫应答反应间的平衡。总之,理想的免疫程序需平衡被动免疫水平,管理措施和感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