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流行的鸡病主要以混合感染为主,养殖户反应最常见的是腺肌胃炎、气囊炎、支气管堵。
现整理一下关于气囊炎的形成原因和治疗思路,希望能够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发病过程
很多鸡群,早的可在六天、晚的在八九天的时候会出现喷嚏、甩鼻,流鼻液的现象。
市场反馈投清热解毒的中药加抗呼吸道的药物(比如泰乐菌素等消炎药等),一疗程下来,甩鼻、吭哧的症状表现轻了,但张嘴呼吸的鸡会增多。
这其实是病从上呼吸道往下走了,这个时候剖检的话,腹腔里就会出现白色泡沫了。
这个时候用抗病毒的药加气囊炎治疗药,一个疗程下来以后,鸡群就出现欧欧怪叫的和伸脖甩头的鸡。
再剖检鸡就是出现腹腔白色或者黄色泡沫痰饮,或者出现心包白色、或黄色积水,鸡群表现的就是吃料慢。
再发展为腹腔、胸腔黄色包心包肝,有的出现支气管的白色或黄色混合堵塞,严重的出现的心包黄色积水,肺脏有胶冻样物质或黄色干酪物。
继而出现心肺衰竭、肾出血肿胀,高死亡。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啥呢?为何几乎所有的鸡群都是这个发病规律呢?咱先从环境说起,从外因谈谈。
二、大环境:气候干燥、天气多变
从去年秋冬以来,整个华北大部分地区及华东北部地区降水量十分稀少,可以说是干燥至极,每隔半月的突然降温和隔三差五的严重雾霾使疾病雪上加霜。但是这种大环境我们无法左右,所以我们只能从下面这些小环境中着手,最大化我们的养殖效益。
三、湿度:湿度低
养殖户对湿度的不重视,舍内十分干燥,加上外界气候干燥,可谓是火上浇油,这样的干燥环境极易造成雏鸡呼吸道粘膜脱落,疾病趁机而入,早的4、5日龄,晚的7日龄免疫后出现咳嗽呼噜等症状,时间一长气囊炎就会继发起来。
此时应该通过作业道泼水、墙壁喷水(两面带走廊)、改造热风炉(可加湿)等方法提高湿度。
没有湿度就养不成鸡,这是北方冬季养鸡最重要的一环。
四、习惯高温养鸡
高温意味着生长速度快,更意味着缺氧,鸡容易出现虚弱体质。
五、温度和通风
每次提到通风很温度的重要性的时候,养殖户都说它是矛盾的问题,我看不然,主要是协调不合理。
不敢通风“闷”温度:
热风炉供热面积小,本身供热就难,就更不用提通风了;要么换供热面积大的热风炉,要么舍内加炉子,加炉子很多人认为太费煤。
自身的习惯,有些养殖户怕鸡冻着始终不敢通风,即使我去帮他打开通风管,当我离开后他也会接着关上;
奉劝这样的养殖户,改变思路才是王道,不然不赔钱只能算作运气好。
不算大账算小账,为了省煤钱,提前停炉火,舍内温度靠“闷”。其实我们应该自己算一算,是煤贵还是药贵?还是因此起病后造成的损失贵?
不会通风,只看温度不看鸡只感受:
白天通晚上不通:白天温度高就通风,到傍晚就全关上不敢通风,把鸡“闷”起来,所以一般鸡只死亡高峰都在下半夜到早上。
因此晚上通风比白天更重要,通风管(窗)没必要关,炉子多烧点煤,保持温度就好了,这种白天通风晚上关窗的新养殖户太多了。
凉风通过风窗和天窗直接吹在鸡身上造成鸡只感冒,通风窗处应该安装导流帘,天窗下面安装兜布,让凉风进来之后先改变一下方向,避免直接吹到鸡只身上。再有一点就是让通风有足够的风速,让进到鸡舍的冷空气往上走。
通风管安装不合理:在市场上发现养殖场中安装的通风管可谓是五花八门,太细的、太粗的、太长的、太短的、太密的、太稀的、打眼的、不打眼的、眼大的、眼小的、眼朝上的、眼朝下的等等都有。
这里请大家注意:通风管不是乱安装的!需要根据你鸡舍的空间(长、宽、高)、养殖数量、排风面积等等来计算进风面积,然后合理安装。
风机和通风窗(管)运用不合理:笼养鸡舍比网上平养的疾病要重,究其原因:笼养密度大,相对需要进气量也多,加上不能用横向风机,所以一旦鸡舍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鸡舍某处通风过大,或某处通风死角,轻的鸡群表现就是吃料不均,一样用机械加的料,吃完的时间能差两三个小时,一旦舍内某处温差超过5度,机械通风半小时,鸡只就会出现病毒、肾传现象。
这里需要各位养殖场主根据自己鸡舍的实际情况,找出通风不良的原因及时改正。
六、肉鸡养殖的几个注意:
避免高温养殖;
加湿加湿,没有湿度就很难防住气囊炎;
关灯,每次关灯4-6小时,注意关灯前温度提高2-3度,避免关灯后鸡受凉腹泻,关灯让鸡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护脾胃,以免出现食滞而发生痰饮。
药物选择具备以下效果:
强心(增强心脏泵血能力、提高心肺携氧含量)
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微循环,尤其是肺毛细血管内血液的微循环、肝肾血液微循环、肠道血液微循环)
清热退烧(祛除“内火”)
排毒(肠道、肝脏、肾脏、肺脏中的毒素)
增免(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及对病毒的反应能力)
肉鸡气囊炎这颗“毒瘤”如何拔出,不要依赖单纯药物来治疗!必须多管齐下,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