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滑液囊支原体对产蛋鸡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2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09
核心提示: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滑膜炎,病原是滑液囊支原体。本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到慢性的疾病,主要涉及关节的滑液囊和腱鞘,引起渗出性滑膜炎,腱鞘炎。01滑液囊支原体的分布与危害鸡滑液囊支原体最早于1954年在美国的4-12周龄肉用雏鸡中发生,之后在加拿大(1955)、英国(1959)、挪威(1961)、德国(1961)、法国(1962)、南非等国相继报道。近年来在日本和美洲发病率最高,中国养鸡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呈增多的趋势。由于本病发展缓慢,病程长,一旦在鸡群中感染,根除很困难,因此在鸡群中长期

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滑膜炎,病原是滑液囊支原体。本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到慢性的疾病,主要涉及关节的滑液囊和腱鞘,引起渗出性滑膜炎,腱鞘炎。

01

滑液囊支原体的分布与危害

鸡滑液囊支原体最早于1954年在美国的4-12周龄肉用雏鸡中发生,之后在加拿大(1955)、英国(1959)、挪威(1961)、德国(1961)、法国(1962)、南非等国相继报道。近年来在日本和美洲发病率最高,中国养鸡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呈增多的趋势。由于本病发展缓慢,病程长,一旦在鸡群中感染,根除很困难,因此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导致饲料利用率低、生长发育迟缓、淘汰率增高,产蛋率下降等,如果鸡群存在该病原时,易发生混合感染,加剧病情,死亡率增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播,通常感染可达100%。垂直传播通过污染本病原的种蛋,感染的雏鸡可在雏鸡群中传播疾病。种母鸡感染之后,通过生殖道排毒长达14~40d。急性感染偶见于成年鸡。急性感染期之后出现的慢性感染可持续终生。

滑液囊支原体主要危害4~16周龄的母鸡,一般在龙骨滑液囊、跗关节、爪垫发生病变,但是这三处病变不是同时发生,当跗关节、爪垫发生肿胀,鸡的下肢不能正常站立,出现跛行时表现出病变症状就更加明显。但是如果仅仅在龙骨滑液囊发生病变时由于羽毛的覆盖,就不容易在早期发现。已经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的病鸡,如果在青年鸡阶段发现、治疗不及时,就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影响按时开产,没有产蛋高峰。

例如保定地区曲阳县一位养鸡户带来两只130日龄活的母鸡前来就诊。自述大群鸡鸡冠发育较好,产蛋率达到一成,但是有部分鸡吃料少,鸡冠不发育,经本人检查发现感染了滑液囊支原体病。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基层兽医技术人员对于该病不认识、不了解,往往就耽误了病情。比如灵寿县一位养殖户他的鸡40日龄发病到85日龄经过40d在当地经过了多个医生的诊疗,均没有检查出感染了滑液囊支原体病。

还有的技术人员不清楚使用什么药物治疗滑液囊支原体有确切的疗效,有的治疗3~4个月到了 160日龄病鸡依然发生,而且严重的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冠小、脸色苍白,影响了按时开产。

一般发育正常的产蛋鸡到160日龄产蛋率就上了高峰,达到了9.6~9.7成,感染了滑液囊支原体的鸡也只有8.3成左右。

02

临床症状

精神状况基本正常,较同日龄的鸡发育慢、体重轻,鸡冠不发育,只有窄的韭菜叶样宽,颜面苍白,当感染跗关节、爪垫肿胀时出现行走困难,跛行,步态呈“八”字,或呈“踩高跷”状,严重者不能站立。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病鸡食欲减少,体质瘦弱、羽毛粗乱、生长迟缓。有些病例关节周围组织肿胀,变形,手感软。尤其是跗关节和爪垫是主要感染部位,主要表现为跗关节和爪垫肿胀,严重者趾关节也肿大变形,部分病鸡胸部龙骨的皮下组织增厚、肿胀。

03

剖检病变

胸部肌肉消瘦,龙骨滑液囊出现大水泡,早期病禽的龙骨滑液囊内可见有淡黄色胶胨样粘液,以后逐渐变成混浊粘稠的乳酪样黄白色渗出物存在于胸骨滑液囊以及多个关节周围腱鞘的滑液囊中,慢性病例的病变关节表面有橘黄色干酪样物 。随着病情的发展,不仅在关节甚至关节附近的腱鞘和肌肉之间,出现浅黄色渗出液、黄色糊状或黄白色干酪样物。病程长者,在髋关节、膝关节、跗关节、肘关节以及腕关节也会出现同样的病变。

其他内脏器官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04

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可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检验。

早期简易诊断方法:如果在30-40日龄的鸡发生滑液囊支原体病后,在做疫苗防疫时注意用手指捏一捏胸部龙骨,如果感觉胸部龙骨外面的皮肤增厚、肿胀,一般就是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病了。

05

防控措施

5.1预防

一是种鸡场应将滑液囊支原体的净化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定期检测,淘汰阳性种鸡,减少滑液囊支原体的发病率;二是各生物制品厂所制备活疫苗的蛋均应来自无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母鸡,减少滑液囊支原体垂直传播的途径,是控制滑液囊支原体蔓延的最有效措施;三是养殖户要选购垂直传播疾病少的雏鸡喂养,否则会严重影响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5.2治疗

一般认为本病较难治愈,病情严重的瘦弱鸡无治疗价值,要淘汰。对于病情较轻,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本人使用林可霉素加大观霉素治疗滑液囊支原体病例疗效比较显著,但是一般需要2—3个疗程。如果发现的晚,治疗的晚,则治愈的慢,需要的治疗时间就长。做为种鸡来讲,抗生素治疗不能清除鸡群中的滑液囊支原体,通过所产的种蛋就会传播给下一代。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