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瘟
流行现状:
当前猪瘟流行情况呈温和型,其主要原因是猪瘟基因Ⅱ型已成为我国猪瘟流行的优势毒株,而我国猪瘟兔化弱毒-C株属于基因Ⅰ型,二者的相似性仅为88%左右。致使我国猪瘟病毒发生变异,这也是我国温和型猪瘟不断散发的重要原因。发病从育肥猪转向繁殖母猪的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和仔猪经胎盘感染,也由于不合理免疫所致,有的表现症状很不典型,而又不断地向外排毒、散毒,这些带毒母猪往往被忽视,而成为最重要的传染源。它们所产的仔猪也常出现胎盘感染,或者产生免疫耐受,如遇环境突变,母源抗体降低就会激发猪瘟发生。这也是目前一些规模性猪场、地方猪瘟自发传染的主要原因。
农村有的猪场和猪群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储存和操作不当,也可造成本病的发生。再就是妊娠期间,胎儿通过母体猪瘟病毒而发生先天感染:造成死胎;有的初生仔猪就是弱仔,死淘率高;更有甚者,因先天感染产生免疫耐受,既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注射疫苗后也不产生免疫应答,给猪场预防该病带来很大的难度。
病猪腹部皮肤点状出血
肾脏表面有点状出血,有肾沟回
防控方案:
根据本地区和猪场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猪病通执业兽医师推荐免疫程序如下:
仔猪:(1)一般常规免疫:25-35日龄一免,60-70日龄二免;
(2)猪瘟压力大可采用:0日龄超免,35日龄二免;70日龄三免。
种猪母猪:经产母猪产后3-4周免疫一次或普免每年3次;后备母猪,前期按仔猪免疫程序,配种前1-2个月免疫一次。种公猪每6个月免疫一次。
温馨提示:
1、仔猪首免日龄不应千篇一律,应根据各个猪场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制定。
2、母猪跟胎免疫的猪瘟抗体水平优于普免。
3、降低猪群蓝耳病的带毒量或减少蓝耳病疫苗的用量和频次,有利于提高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
4、对使用的疫苗实行定量监测,并定期对不同猪群进行猪瘟抗原和抗体监测,为调整优化猪瘟免疫程序提供参考依据。
二、猪流行性腹泻
流行现状:
从近几年的临床及生产实践中可以发现,采用现有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合理调整免疫程序、适当增加免疫次数和免疫剂量、加强综合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控当前的猪流行性腹泻疫情。值得指出的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变异新毒株的出现和广泛流行,从2010年底暴发,到接下来三年内疫情从蔓延到有所缓和,然后最近两年有所反弹,预计未来猪流行性腹泻将会继续流行,同时不可避免会出现新毒株。
防控方案:
在饲养管理方面:应注重圈舍的消毒和产房的保温工作,一旦圈舍内有发病猪只,应马上隔离或淘汰。对于正在发病的猪场,对妊娠母猪可以肌注干扰素降低体内的病毒含量,同时对出生后的仔猪连续肌注治疗剂量的干扰素,以建立被动保护屏障。强化猪场的生物安全,提高现有疫苗的免疫效力,提升母猪群的母源抗体水平是防控猪流行性腹泻的重中之重。不恰当的、过度频繁的返饲不可能控制流行性疾病,只会使疾病在场内反复发生,所以一定慎重考虑“返饲”。
在疫苗防疫方面:我们认为用现有的疫苗、合理调整免疫程序、适当增加免疫次数和免疫剂量、加强综合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控目前的猪流行性腹泻疫情。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经典疫苗株对流行株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力。防疫过的猪场即使出现流行性腹泻疫情,它们的发病严重程度和遭受的损失也会大大降低,而没有免疫的猪场一旦暴发流行性腹泻疫情,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猪伪狂犬病
流行现状:
猪伪狂犬病流行动态:我国猪场的伪狂犬病曾经长期流行,但随着疫苗及相关防控措施的应用,该病逐渐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在前几年,我国较多猪场自北向南陆续暴发猪伪狂犬病疫情,并且在这些出现疫情的猪场中,部分免疫猪场gE抗体阴性猪群的阳性率大幅攀升、短期内(半个月到一个月)由无增加到占比50%~90%以上的情况。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免疫猪场,在实际生产中和相关研究所实验研究中也发现了伪狂犬病毒变异,毒力返强的情况。我们建议一定要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综合防控。
防控方案:
对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首先要做好的是加强饲养管理、引种隔离、消毒和免疫等综合性防控措施。严抓引种管理,尽量从猪伪狂犬病阴性场引种,目的是切断源头感染。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不在猪场饲养犬、猫以及家禽,同时做好灭鼠工作。
再者就是做好疫苗免疫。在猪场有伪狂犬野毒变异株流行的情况下,最好是选择用流行毒株制备的疫苗。如暂时没有新毒株疫苗,可选择高病毒效价的疫苗,且要强化免疫。猪场在选择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时应该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无论普通猪场还是出现超强毒的猪场,平时都应该做好gE抗体检测,及时淘汰gE抗体阳性母猪。
近几年来伪狂犬变异株开始流行,经典株疫苗对变异株的野毒保护力不足,需要调整免疫程序,因此推鉴如下的免疫程序:
仔猪:
1、1日龄滴鼻, 1头份 ;
2、35天肌注, 2头份 ;
3、70日龄加强一次 ,2头份。
种猪、母猪:3-4次/年,免疫剂量2头份。
四、猪链球菌病
急性败血型
急性病例的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2℃,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流浆液状鼻液,呼吸急促,问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3-5天内死亡。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死亡率可达80%。
皮肤败血呈紫红色、发绀,有出血点
脑膜炎型
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0.5-42.5℃,停食,便秘,有浆液性和黏性鼻液,会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急性型多在30-36h死亡。
亚急性或慢性型病程稍长,可坚持3-7天左右,逐渐消瘦衰竭死亡,或少见自行康复。
出现神经症状,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
关节炎型
主要由前两型转来的,或者从发病起就表现为关节炎。病猪多见后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不能站立,病程2~3周。
病猪多见后肢关节肿胀
治疗
(1)隔离病猪,清除传染源。
(2)对败血症型或脑膜炎型,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使用恩诺沙星0.2毫升+头孢噻吩钠10毫克或磺胺间甲氧嘧啶钠0.2毫升/每公斤体重,每日肌注2次; 庆大霉素0.1—0.2毫升/每公斤体重,每日肌注2次;也可用乙酰环丙沙星治疗,0.15—0.2毫升/每公斤体重,每日肌注2次,连用3天,能迅速改善症状 。
(3)在饲料添加阿莫西林300ppm +恩诺沙星200ppm +复合多维500 ppm,连用7天;或在饲料中添加磺胺二甲嘧啶钠1000ppm +复合多维500 ppm,连用7天,均可有效控制猪链球菌病。
预防
免疫预防疫区使用猪链球菌病灭活疫苗(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链球菌2型),预防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和R群猪链球菌2型感染引起的猪链球菌病,适用于断奶仔猪和母猪。二次免疫后免疫期为6个月。
仔猪在21-28日龄首免,免疫后20-30日后按同剂量进行第2次免疫,仔猪每次接种2mL;母猪在产前45日首免,产前30日按同剂量进行第2次免疫,母猪每次接种3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