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用药知识 » 用药常识 » 正文

养鸡生产中药物使用误区及正确使用原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2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551
       随着我国鸡病增多和新病的不断发生,养鸡生产普遍存在滥用药现象,对药物使用不当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造成养鸡用药疗效下降或消失,产生耐药性,继发二重感染,造成鸡产品药物残留,不良反应增加,给养鸡生产及人们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
        1 养鸡生产中药物使用误区
        1.1 疾病诊断不明,不能选用正确的药物
        目前鸡病在临床上多数表现为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混合感染。而许多养殖户仅根据临床上所表现的消化道或呼吸道症状,在未能明确诊断疾病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抗菌药治疗,不能对症治疗,虽起到了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但治标不治本,使疾病反弹或造成反复感染。
    1.2 重视死亡率的上升,忽视生产性能的下降
    当鸡只死亡突然增加时能够立即引起养殖户的重视,使鸡能够及时得到治疗,但是鸡只患慢性病时不能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使鸡的生产性能下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3 用药剂量不足
        由于考虑到治疗成本,盲目追求低价位药物很多养殖户喜欢选择兑水量大的兽药产品,导致用药剂量不足,影响疗效,致使高敏感的药物也难以达到治疗效果,难以杀灭细菌反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1.4 疗程不到位,随便更换药品
        一般药物3~5天为一个疗程,但有些养殖户往往在使用药物1~2天后,见效果不明显就急于更换其它药物,结果最终也不清楚药物是否有用。不同性质的药物配伍使用时,由于联合应用拮抗或使药物减效的药物,可导致药物疗效下降。例如传支、传染性鼻炎,治疗往往需要2个疗程,需连续用药6~8天,否则难以完全控制,容易复发。
        1.5 重用药,不重视自己饲养条件的改善
        有些饲养户饲养条件差,氨气、硫化氢浓度严重超标,使鸡的免疫力下降,结果造成疾病不断,用各种药物也不见效。
        1.6 重治疗,不重防疫
    有些养殖户只管治疗,却忽视了防疫,违背了"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原则,结果造成疾病不断,形成恶性循环,疾病越治越多,越治越乱。
        1.7 药物、抗体、干扰素混乱使用
        当鸡只一旦发生疾病,很多养殖户往往盲目混合使用药物、抗体、干扰素,结果造成疾病流行和新病种类增加,表现为我国鸡病种类增加而不是减少,原有的疾病出现局部爆发流行趋势。
        1.8 盲目追求"新""奇""特"药物
        很多养殖户在兽药使用上往往追求"新""奇""特"兽药,导致药物成份重合,配伍禁忌等不良后果。而忽视对症下药,药效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对于多数兽药企业来说,缺乏研制具有科学、高效、低成本配方的能力,只是进行简单的配伍和搭配,很少进行临床试验就草率上市,起不到"新""奇""特"的功效。
        1.9 原料用药不当
        原料用药剂量过小,不易混合搅拌均匀,致使局部浓度过高易使动物中毒;局部浓度过低又因用量不足,治疗无效,产生耐药菌株等现象的出现。
        1.10 重视商品名,不重视成分
        某一种药物,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可能会有不同的商品名称,要看清成分,才能合理用药。
        1.11 经常使用预防性给药,致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现在很多养殖户为防止鸡病感染,给鸡经常投药,滥用药物,致使机体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生疾病,投药效果不明显,给治疗带来难度,同时增加养殖成本。
        1.12 盲目加大用药剂量
        由于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降低,实验条件有限,不能通过药敏试验确定有效的抗菌药和使用剂量,养殖户往往采用加大剂量的方法,这样易导致鸡因用药过量而中毒,同时用药成本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降低。
        2 养鸡生产中药物的正确使用原则
        2.1 确切诊断,正确掌握适应症
        对于养鸡生产中出现的各种疾病要正确诊断,了解药理,及时治疗,对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目前养鸡生产中的疾病多为混合感染,极少是单一疾病,因此用药时要合理联合用药,除了用主药,还要用辅药,既要对症,还要对因。
        2.2 不能及时确诊时用药应谨慎
        由于目前鸡病太多、太复杂,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越来越不典型,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增多,很多病原发生抗原漂移、抗原变异,病理材料无代表性,加上经验不足等原因,鸡群得病后不能及时确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搞清是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营养性疾病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疾病,只有这样才能在用药时不会出现较大偏差。在没有确诊时用药时间不宜过长,用药3~4天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时,应尽快停(换)药进行确诊。
        2.3 要正确掌握用药剂量,疗程要足
        剂量过小无效,剂量过大有毒且成本增加。同一种药物不同的用药途径,其用药剂量也不同;同一种药物用于治疗的疾病不同,其用药剂量也应不同。用药疗程一般3~5天,一些慢性疾病,疗程应不少于7天,以防复发。
        2.4 用药方式不同,其方法不同
        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鸡的饮水量、药物稳定性和水质等因.素,给药前要适当停水,有利于提高疗效;拌料给药要采用逐级稀释法,以保证混合均匀,以免局部药物浓度过高而导致药物中毒。同时注意交替用药或穿梭用药,以免产生耐药性。
        2.5 注意并发症,有混合感染时应联合用药
        现代鸡病发生多成混合感染,并发症比较多,在治疗时经常联合用药,一般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以治疗多种疾病。如治疗鸡呼吸道疾病时,抗菌素应结合抗病毒用药,效果更好。
        2.6 根据不同季节,日龄与发育特点合理用药
        冬季防感冒、夏季防肠道疾病和热应激。夏季饮水量大,饮水给药时要适当降低用药浓度;而采食量小,拌料给药时要适当增加用药浓度。育雏、育成、产蛋期要区别对待,选用适宜不同时期的药物。
        2.7 接种疫苗期间慎用免疫抑制药物
        鸡只在免疫期间,有些药物能抑制鸡的免疫效果,应慎用。如磺胺类、四环素类、甲砜霉素等。
        2.8 用药时辅助措施不可忽视
        用药时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因许多疾病是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条件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寄生虫病、葡萄球菌病等,在用药的同时还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日常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宜的密度、温度和光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总体治疗疗效。
        2.9 根据养鸡生产的特点用药
        禽类对磺胺类药的平均吸收率较其它动物要高,故不宜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以免造成肾脏损伤。禽类缺乏味觉,故对苦味药、食盐颗粒等照食不误,易引起中毒。禽类有丰富的气囊,气雾用药效果更好。禽类无汗腺用解热镇疼药抗热应激,效果不理想。
        2.10 了解目前临床上常用药和敏感药
        目前常用药物有抗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药;抗病毒药;抗球虫药等,选择药物时,应根据疾病类型有针对性使用。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