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温度与雏鸡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有关,特别是刚孵出的幼雏,身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环境的变化较敏感,既怕冷,又怕热。如果环境温度过低,雏鸡扎堆,行动不灵活,采食,饮水均受影响,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环境温度过高,影响雏鸡的体热散发,采食量下降,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
特别提示:如果环境温度忽高忽低,极易感染马立克和传支等疾病。
1、育雏前舍温控制
上笼前舍温应定在30—32℃之间,以防雏鸡在盒内因密度过高,引起温度升高,导致雏鸡脱水死亡。上笼时要缓慢升温,也给了雏鸡适应环境温度变换的时间。进鸡第一天温度的选择应根据气候,房屋建筑和雏鸡的不同品种与健康状况来调整;通常外界温度高时,舍内温度应低一些;外界温度低时,舍内温度应高一些;弱雏的温度应比健雏要高一些。温度计一般悬挂于距笼底5厘米处相当于鸡背高度的位置。
2、平稳进行脱温
一般“京红1号”与“京粉1号”适合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为35-37℃,4-7日龄33-35℃,8-14日龄31-33℃。
针对规模化得养殖场,当使用温控仪操作风机时,平稳脱温要制定目标温度和脱温计划,例如42天目标温度23℃,一般每隔3天降1℃,从而达到温度平稳过渡的目的,但在饮水免疫和分群等应激反应大时,降温幅度应酌情适当减小。
3、如何“看鸡施温”
育雏温度是否合适,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只是一个参考值,最主要的是要学会“看鸡施温”。当鸡群表现扎堆、精神不振时,发出尖锐短促的叫声,饮水采食活动减少,向热源靠近,说明温度低,要适当加温;当鸡群扑腹笼底,两翅展开,伸颈,张口喘气,饮水增加,食欲减退,说明温度过高,要适当降温;当鸡群表现活泼好动,精神旺盛,叫声轻快,饮水适度,均匀分布于笼底,头颈伸直熟睡,无异状或不安的叫声,说明温度正常。
总之,在育雏阶段,切忌温度忽高忽低,应始终保持一个平稳合适的温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