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规模化养猪场生产中,产生弱猪(掉队猪)的主要几点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70
核心提示:1、先天原因:出生低于1.2kg的弱仔,在哺乳选择乳头时处于劣势,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人工辅助(调栏或者人工固定哺乳乳头),导致从起跑线开始就一直处于弱势。2、仔猪被动过早断奶:产房母猪疾病,导致无乳,为了降低仔猪疾病感染的风险,没有达到哺乳期就提前断奶,使产房仔猪断奶重过小。3、疾病原因:产房仔猪、保育猪由于疾病、换料导致的腹泻,保育猪呼吸道疾病、早期感染回肠炎等,都会造成猪只生长偏慢。4、分栏原因:没有按要求做到强弱、大小、公母分栏,导致生长速度参差不齐,均匀度差,“弱猪更弱”,形成掉队猪。5、

1、先天原因:

出生低于1.2kg的弱仔,在哺乳选择乳头时处于劣势,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人工辅助(调栏或者人工固定哺乳乳头),导致从起跑线开始就一直处于弱势。

2、仔猪被动过早断奶:

产房母猪疾病,导致无乳,为了降低仔猪疾病感染的风险,没有达到哺乳期就提前断奶,使产房仔猪断奶重过小。

3、疾病原因:

产房仔猪、保育猪由于疾病、换料导致的腹泻,保育猪呼吸道疾病、早期感染回肠炎等,都会造成猪只生长偏慢。

4、分栏原因:

没有按要求做到强弱、大小、公母分栏,导致生长速度参差不齐,均匀度差,“弱猪更弱”,形成掉队猪。

5、管理原因:

驱虫不及时、病猪个体治疗不到位、饲养环境差等都会导致部分猪只生长缓慢。

6、应激原因:

运输、驱赶、调栏、并栏、饲料的更换等,致使猪只的正常生长受到干扰。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形成的弱猪、掉队猪,猪场的处理基本无外乎两种方式:把本批次转群后剩下的尾猪混入下一批次继续饲养,虽然损失减小但是有悖于“全进全出”的生物安全理念,有传播疾病的风险。严格实施“全进全出”的流水线式生产模式,没有达到生产指标的弱猪进行淘汰处理,这种方式虽然省事,但是对猪场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关键词: 养猪 饲料 母猪疾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