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肉牛繁育场母牛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1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06
核心提示:1、肉牛繁育场母牛饲养关键技术肉牛繁育场母牛饲养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日粮科学搭配、营养均衡”。即日粮中“精、粗饲料和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科学搭配,母牛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求的长短结合。1.1 日粮的科学搭配1) 母牛日粮中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粗饲料(干物质重)占日粮的80%~85%,精饲料(干物质重)占日粮的10%~15%,其他占日粮的5%。2) 粗饲料主要为农作物秸秆和青绿饲料。尤其是农作物秸秆未能进行青贮或微贮等处理的,需充分使用青绿饲料。3) 精饲料宜就地取材,皖北地区主要有玉米、

1、肉牛繁育场母牛饲养关键技术

肉牛繁育场母牛饲养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日粮科学搭配、营养均衡”。即日粮中“精、粗饲料和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科学搭配,母牛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求的长短结合。

1.1 日粮的科学搭配

1) 母牛日粮中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粗饲料(干物质重)占日粮的80%~85%,精饲料(干物质重)占日粮的10%~15%,其他占日粮的5%。

2) 粗饲料主要为农作物秸秆和青绿饲料。尤其是农作物秸秆未能进行青贮或微贮等处理的,需充分使用青绿饲料。

3) 精饲料宜就地取材,皖北地区主要有玉米、豆粕、麸皮、大麦等,以保障母牛从精饲料中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能量等。

4) 按比例添加维生素A、D、E和钙、磷等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保障胎儿健康发育;也可直接使用预混料,按要求配制。

1.2 营养需求长短结合

指母牛长期饲养对营养的基本需求与不同生理阶段的短期营养需要相结合。饲养母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达5~8年,每个繁殖周期1年左右;在保证其长期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理阶段母牛、胎儿、繁殖力等因素的要求增减营养供给,确保繁殖力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1) 空怀期和妊娠前期:母牛妊娠前期,胎儿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小,可与空怀期的营养水平相似,并给予优质粗饲料。

2) 妊娠中、后期:妊娠中、后胎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要快速增加,这个时期要增加精料供给,适当减少日粮中粗饲料用量。

3) 围产期:适时、适当控制精料用量,防止消化不良和乳房疾患;产后1~2周逐步恢复和增加精饲料用量,促进乳汁分泌;保障优质粗饲料供给。

1.3 母牛饲养关键技术路线

2、母牛管理的关键技术

肉牛繁育场母牛管理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自由,舒适,健康”。即母牛在养殖场或养殖场的部分区域可自由活动,母牛在其生活的环境中感到舒适(主要源于牛舍和运动场等科学合理的设计),母牛体质健康并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

2.1 牛舍和运动场的科学设计

1)牛舍和运动场的外部设计:①牛舍占地面积与运动场面积之比为1∶2或运动场更大;②牛舍最好为钢架结构、半封闭或敞开式,长50~80 m,宽12~15 m,檐高3.5~4 m;③运动场地面铺设渗水砖或沙土或草坪,中间稍高,周边有排水设施。

2) 牛舍内部平面布局:①主要包括:料道、食槽、限位栏、牛床、排污道、巡视道等;②设计规格:料道2.8~3.5 m,可行走TMR机;食槽为土面式;限位栏宽1~1.2 m;牛床1.8~2.0 m、坡度1.5%~2%;排污道1.5~2 m(根据捡粪机械宽度设定);巡视道0.5~0.8 m、可环视一周(观察牛的健康状况)。

3) 牛舍同时设计防暑降温和保暖御寒等设施,保证牛舍冬暖、夏凉、通风、采光、舒适。

4) 净污道不交叉,排污道、雨水道分离。

2.2 母牛的防疫、保健

每年春、秋季普防与随时补防相结合,重点免疫与普通免疫相结合。

根据母牛妊娠早、中、晚期的生理特点和实际需要,适量增补维生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母牛适量运动,防止可能导致流产的一切莽撞行为,确保母子健康。

2.3 消毒

定期消毒与临时消毒相结合,舍内消毒与舍外消毒相结合,人员消毒、动物消毒、物品消毒相结合,物理方法消毒与化学方法消毒相结合,普遍药物消毒与针对性火焰消毒相结合,药物交替使用与药物浓度、药物阶段性特殊应用相结合;确保环境安全。

2.4 适时配种

能繁母牛16~18月龄、体重达到300~350 kg即可适时配种。不能及时发情或不发情的母牛采取个体催情或同期发情处理。

2.5 产前、产后护理

1) 产前半个月,将母牛转移至产房,做好助产前准备工作。母牛临产时,医护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开展助产,防止难产。

2) 产后20 min,给母牛饮温水,加红糖、少量食盐等;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母牛外阴部及后躯清洗消毒,2次/d,坚持1周以上;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褥草;产后及时(24 h内)给母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犊牛哺乳前用温水擦洗母牛乳房;如发生胎衣不下或子宫感染应及时处理。

3) 母牛饲养5~8年或繁殖性能显著下降时即可淘汰。

4) 母牛规范化管理关键技术路线

3、讨论

1) 此技术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显著提高母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

2) 该技术研究主要在蒙城县及皖北地区肉牛繁育场开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本技术仅供其他肉牛繁育场及同行们参考,不到或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