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后备母猪要高产,母猪使用年限要延长,在日常管理上与营养调节着重抓好。要实现后备母猪使用年限和多胎高产,分阶段采取措施进行营养调控,加强饲养管理和配种技术。
后备母猪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后备母猪的精选
1、后备母猪必须是来自产仔数、哺育率、断奶窝重的经产母猪,以选留第2~5胎的母猪后代为宜。
2、后备母猪要符合本品种的外形标准,生长发育好、皮毛光亮、背部宽长、后躯大、体型丰满,四肢结实有力,并具备端正的肢蹄,腿不宜过直。
3、后备母猪有效乳头应在7对以上(瘦肉型猪种6对以上),排列整齐,间距适中,分布均匀,无遗传缺陷,无瞎乳头和副乳头,阴户发育较大且下垂、形状正常。
4、根据日龄与体重之间的关系选择后备母猪-出生体重在1.5kg以上,28日龄断奶体重达8kg,70日龄体重达30kg,体重达100kg时不超过150日龄;100kg体重测量时,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骨离背中线6cm处的超声波背膘厚在2.0cm以下。
5、考虑后备母猪自身生产性能的同时,要考虑其父母、同胞的成绩,依据自身、同胞和祖先的综合信息,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同胞胴体性状好的母猪,同窝猪中不能有疝气、隐睾、脱肛等遗传缺陷。
6、后备母猪在初配前进行最后一次挑选,性器官发育不理想、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现象不明显的母猪及时淘汰。
二、后备母猪配种年龄
后备母猪性成熟的月龄随品种、气候、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属早熟品种的我国地方猪种一般在3月龄左右就开始发情。培育品种及其杂种母猪性成熟较晚,一般在 5 月龄左右开始发情。刚达到性成熟的后备母猪,虽有配种要求和受胎的可能,但不可过早配种。配种过早,不仅产仔数不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也较低,而且还会影响后备母猪本身的发育,影响母猪的利用,导致提前淘汰,但是,配种过迟不仅增加育成期的费用,而且由于每次发情不配种,也会造成后备母猪不安,影响采食,影响发育和性机能的活动。
因此,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后备母猪的适宜初配年龄安排在第三个发情期较为适宜,我国地方猪种在8月龄左右,体重达50 - 60 千克以上。培育品种及引进品种在 8 - 10 月龄,体重达90 千克以上开始配种较好。有的后备母猪月龄虽已达到配种要求,但体重尚未达到配种要求则应以体重标准为主进行初配。后备母猪的体重为成年体重的 50%左右开始配种为宜。对发育受阻的母猪应及时淘汰,勉强留作种用对生产是不利的。
三、后备母猪营养调节
1、30-85公斤阶段的营养调控。
后备母猪体重30公斤时,每公斤配合饲料应含消化能13兆焦,含粗蛋白质16%,赖氨酸0.8%,钙0.75%,磷0.65%,自由采食,不控制喂量,促进后备母猪尽快生长。从体重45公斤开始,日粮中的钙、磷水平再增高0.1个百分点。后备母猪5月龄、体重85公斤左右时开始限饲,同样喂上述日粮,每天采食量根据体况控制在2.3-2.8公斤。
2、110公斤至分娩阶段的营养调控。
后备母猪8月龄、体重110公斤时初配比较适宜。第一个发情期不要配种,此时母猪卵巢功能尚不完善。配种前两周开始补饲催情,饲喂量增加40-50%,达到日喂3.8-4公斤配合饲料。补饲催情可增加排卵量,每窝产仔数可增加2头。配种结束后,立即把饲喂量降到补饲催情前的水平,每天约2.2公斤,日粮每公斤含消化能12.1兆焦,含粗蛋白质13%,赖氨酸0.6%、钙0.75%、磷0.65%。从怀孕84天开始,日粮营养水平可提高到每公斤含消化能12.5-13兆焦,含粗蛋白质14%,赖氨酸0.75%、钙0.8%、磷0.65%,日饲喂量3.25-3.5公斤。分娩前2-3天,日饲喂量降到1.8公斤左右,以免引起难产。
3、产后及哺乳阶段的营养调控。
母猪产仔后5-7天,饲喂量要逐渐增加到最大。一是以日粮1.5公斤为基础,每哺育一头仔猪增加0.5公斤饲料,如哺育10头仔猪则日喂量为6.5公斤。如果母猪采食量偏低,可以考虑在饲料中添加2-4%的油脂,并相应提高日粮的蛋白质含量,以保证母猪泌乳充足。这一时期每公斤日粮应含消化能13-13.8兆焦,含粗蛋白质14-16%、赖氨酸0.7-0.75%、钙0.84%、磷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