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母猪是增加仔猪数量和增加猪场效益的基础。而提高哺乳母猪的泌乳力又是饲养好母猪的重点。母猪泌乳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断奶仔猪头数和断奶窝重两个指标上。只有母猪泌乳充足,才能保证小猪正常生长和提高小猪成活率,有效增加断奶活仔率和断奶窝重。同时使母猪保持一定体况,以便在下一个配种期内正常发情与排卵。
1.乳房构造特点
猪是多胎动物,母猪一般有乳头6对以上,沿腹线两侧纵向排列。乳腺以分泌管的形式通向乳头,中前部的乳头绝大多数有2~3个分泌管,而后部乳头绝大多数只有1个分泌管,有些猪最后一对乳头的乳腺管发育不全或没有乳腺管。由于每个乳头内乳腺管数目不同,各个乳头的泌乳量不完全一致。猪的乳腺在机能上都完全独立,与相邻部分并无联系。
母猪乳房的构造与牛、羊等其他家畜不同。牛、羊乳房都有蓄乳池,而猪乳房蓄乳池则极不发达,不能蓄积乳汁,所以小猪不能随时吸吮乳汁。只有在母猪“放乳”时才能吃到奶。该过程的启动需要仔猪足够的刺激并使乳房压力升高,但是嘈杂、陌生的环境对母猪造成的应激会使机体拮抗催产素的释放,可能会导致排乳障碍。
猪乳腺的基本结构是在两岁以前发育成熟的。再次发育主要发生在泌乳期中,只有被仔猪哺用的乳头,其乳腺才得以充分发育。对初产母猪来说,其乳头的充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初产母猪产仔数过少,有些乳头未被利用,这部分乳头的乳腺则发育不充分,甚至停止活动。因此,要设法使所有的乳头常被仔猪哺用(如采取并窝、代哺,或训练本窝部分仔猪同时哺用两个乳头等措施),才有可能提高和保持母猪一生的泌乳力。
2.泌乳规律
由于母猪乳房结构上的特点,母猪泌乳具有明显的定时“循环放乳”规律。
泌乳行为:当仔猪饥饿需求母乳时,它们就会不停地用鼻子摩擦揉弄母猪的乳房,经过2~5分钟后,母猪开始频繁地发出有节奏的“吭、吭”声,标志着乳头开始分泌乳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放乳。此时仔猪立即停止摩擦乳房,并开始吮乳。母猪每次放乳的持续期非常短(最长1分钟左右,通常20秒左右)。一昼夜放乳的次数随分娩后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产后最初几天内,放乳间隔时间约50分钟,昼夜放乳次数为24~25次;产后3周左右,放乳间隔时间约1小时以上,昼夜放乳次数为10~12次。而每次放乳持续的时间,则在3周内从20秒逐渐减少为10多秒后保持基本恒定。
泌乳量:母猪的泌乳量依品种、窝仔数、母猪胎龄、泌乳阶段、饲料营养等因素而变动。每个胎次泌乳量也不同,通常以第三胎最高,以后则逐渐下降。以较高营养水平饲养的长白猪为例:60天泌乳期内泌乳量约600千克,在此期间,产后1~10天平均日泌乳量为8.5千克,11~20天为12.5千克,21~30天为14.5千克(泌乳高峰期),31~40天为12.5千克,41~50天为8千克,51~60天为5千克。
猪乳依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初乳和常乳,分娩后头3天内的乳称为初乳,以后的为常乳。初乳中干物质、蛋白质较常乳高,而乳脂、乳糖等较常乳低。初乳中含有许多母源抗体,对增加仔猪的抵抗力很有好处,另外,初乳中含有镁,能促进仔猪排出胎粪和刺激消化道活动。因此,仔猪出生后必须吃初乳,不吃初乳的仔猪难以养活。
乳汁成分:母猪乳汁成分随品种、日粮、胎次、母猪体况等因素有很大差异。
猪初乳成分如下(%):水分:73.5;总蛋白质:19.3;脂肪:4.0;乳糖:2.2;免疫球蛋白(毫克/毫升血液)G:64.2*,A:15.6*,H:6.7;白蛋白:13.8*。
猪常乳成分如下(%):水分:81.1;总蛋白质:5.8;脂肪:7.3;乳糖:4.3;免疫球蛋白(毫克/毫升血液)G:3.5**,A:5.5**,H:2.3**;白蛋白:4.9**。
注:*分娩后12小时平均值;**分娩后72小时平均值。免疫球蛋白项目的数据仅供参考,因为其含量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幅度很大。这些数据旨在说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大大高于常乳中的含量,且其含量迅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