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发病突然,病程短促、真胃黏膜呈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本病病原为两端钝圆的腐败梭菌杆菌。培养物和病理材料中的菌体多单在,偶呈短链,在肝脏浆膜上可形成阶段不明显的微弯曲的长丝状,或阶段明显的链条状。幼龄培养物菌体有周身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荚膜。在机体内外可形成芽胞,但在体内较差。芽胞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常较菌体为宽。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但在陈旧的培养物可能为阴性。2003年9月,我市一养殖户的羊群突然发病,死亡11只,经确诊为羊快疫。
1 发病情况及病症表现
此养殖户共饲养35只羊,突然发病,3天内共死亡11只,病羊离群独处,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表现虚弱和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腹痛症状(弓腰弩背、嚎叫);排粪困难,里急后重,排黑色软粪或稀粪,混杂有黏液或脱落的黏膜,间或带有血丝。体温表现不一,有的正常,有的升高至41.5℃。病羊最后极度衰竭、昏迷,口流带血泡沫,通常经数分钟到几小时死亡。
2 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膨胀,可见黏膜充血呈暗紫色。真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明显的充血、出血,黏膜下组织水肿甚至形成溃疡,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心内外膜有点状出血。肝脏肿质脆,呈煮熟状;胆囊胀大,充满胆汁。
3 诊断
本病生前诊断很困难,死后剖检真胃及十二指肠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具有诊断意义。
3.1 涂片镜检 以肝表面制作触片,用瑞士染色镜检时,除见有单在或短链的粗大杆菌外,还可见无关节的长丝状菌。其他脏器涂片有时也可发现。
3.2 分离培养 从疑似病羊尸体采取病料接种于葡萄糖鲜血琼脂和肝片肉汤进行厌氧培养,分离鉴定腐败梭菌。在葡萄糖鲜血琼脂上形成微隆起的、边缘厚薄不均的淡灰色菌落,菌落周围有微弱的溶血区。在肝片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h后,肉汤均匀混浊,并产生气体。有脂肪腐败的气味。
3.3 生化试验 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蔗糖,不发酵甘露醇。液化明胶,吲哚阴性。
3.4 动物试验 取患病动物的新鲜血液1ml,肌肉注射于小白鼠,24h后死亡。迅速采取死亡小白鼠的肝脏涂片、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的大杆菌。
4 确诊
通过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动物试验确诊为本病。
5 防制
由于发病急,病程短,治愈率低。所以,本病重在以预防为主。
5.1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受寒感冒,避免采食受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不要到潮湿、低洼及沼泽地带放牧。
5.2 每年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疸—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猝疸—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
5.3 发生本病后隔离病羊,对病程较长的病羊用青霉素、磺胺嘧啶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未发病的羊只,应转移到高燥地区放牧,加强饲养管理,同时用菌苗进行紧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