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情况
福建某猪场饲养母猪52头、种公猪3头、哺乳仔猪160头、断乳仔猪280头、肥育猪260头,8月l0日下午突然有32头猪发病,11日发病56头、死亡5头(其中断乳仔猪4头、肥育猪l头),疫情有继续扩大趋势。
2、临床症状
患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40.6-42℃),稽留热,精神萎顿,喜卧,昏睡不吃或少吃;眼结膜潮红,流泪,并有浆液性鼻漏;粪便干硬,尿呈赤黄色;叫声嘶哑;呼吸浅表并加快,有肺炎症状;腹下、四肢内侧皮肤呈紫红色;有的公猪睾丸肿大;有的患猪出现共济失调、磨牙、空嚼等神经症状。
3病理变化
解剖3头病死猪(2头断乳仔猪、1头肥育猪),患猪体表尤其是颈下、腹下、四肢皮肤呈紫色,血液凝固不良,鼻黏膜呈紫红色、充血和出血,喉头、气管充血有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心包积液、呈淡黄色,心内膜有出血斑点,胸腔、腹腔有少量淡黄色积液;脾脏显著肿大,比正常大1倍甚至几倍,呈暗红色,柔软不易脆裂,肝肿大,胆囊胀大,充盈胆汁;肾肿大、充血或出血;胃和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
4、实验室检查
4.1细菌学检查无菌取病死猪的肝、脾、肾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成对、单个或短链状排列的球形菌。
4.2细菌分离培养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肝、肾、扁桃体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上,37 ℃培养24-48 h,在琼脂平板上长出细小菌落,血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为细小、灰白色、湿润、隆起呈半透明状,菌落周围有明显的溶血环,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见成对或短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4.3动物接种试验无菌将病料(肝、脾、肾、血液)制成l:10悬液后分别接种4只家兔(腹腔注射2-3 mL),12-30 h家兔全部死亡,解剖死亡兔见其主要特征为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充血和出血。心包积液,呈淡黄色,心内膜有出血斑点,胸腔、腹腔有少量淡黄色积液。经细菌培养可分离到链球菌。
4.4 药敏试验取上述分离菌按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分离菌对磺胺-6-甲氧嘧啶、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氟哌酸、链霉素、红霉素中度敏感,而对土霉素、利福平不敏感。
5、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
6、防治
6.1 治疗在此次治疗过程中,笔者采取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磺胺类药物,其方法如下:
1)磺胺-6-甲氧嘧腚,按每千克体重80mg,肌肉注射,每天2次,第2次药量减半,病情较重者增加25%葡萄糖20mL、丁胺卡那霉素按每千克体重0.1-0.2 mL静脉推注。
2)全场猪用复方新诺明(每千克体重60-80 mg)及等量碳酸氢钠拌料内服,每天2次,连用5 d。经上述用药,5d后全场猪恢复食欲,体温正常,为巩固疗效,用复方新诺明和碳酸氢钠拌料再服7d。
3)对猪舍进行全面彻底清扫冲洗干净,并用消毒灵带猪消毒。
7、小结与讨论
1)诊断该病时容易与败血型猪丹毒、急性猪瘟、猪弓形虫病等相混淆,其鉴别诊断的要点为:猪瘟:体温40.5-41℃,脾脏边缘梗死,喉头出血、淋巴结切面红白相间呈大理石样变。猪丹毒:体温升高至42℃以上,皮肤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红斑、指压不退色,剖检见大红肾,脾脏显著肿大。猪弓形虫病:呼吸高度困难,肺水肿。特别是新发病地区或过去对该病没有引起注意的地区,遇到可疑疫情,应进行实验室检查,方可确诊。
2)根据我县疫情调查,该病在我县时有发生,而在一些地区呈地方性流行趋势,并多为最急性和急性。为此,建议防治该病时必须早期用药,且药量要足,若拖延时间或药量不足,则疗效不佳或转为慢性或病情稍有好转而中途停药,几天后病又复发,再用同一药物治疗往往收不到效果,必须加大剂量或换用其他药物。最好通过药物敏感试验,选择较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3)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是对健康猪群接种猪链球菌疫苗。种猪在60日龄首次免疫接种猪链球菌病氢氧化铝胶苗,以后每年春秋各免疫l次,或选用链球菌弱毒菌苗,每头猪肌肉或皮下注射1 mL即可产生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