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如何防治高致病性蓝耳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1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403
  高位运行的生猪价格,使众多的养殖场、户面临着补栏的极大诱惑;但席卷大江南北的蓝耳病,又让他们胆战心惊。于是,如何从各方面入手,对高致病性蓝耳病进行综合防治,成为所有养猪场(户)共同关心的问题。本刊为此特约专家从理论到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诠释。
  ———编者
  自去年5月底开始,自福建、广东到江西、湖南部分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了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疫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均有差异。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有些新建猪场甚至母猪死亡率达到30%。我省自2006年9月份以来,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先后在散养户、小中型猪场也发生了以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为特征的所谓的“猪无名高热“病。
  夏秋历来发生高热病较多,上世纪50~60年代发生过以猪瘟为主的高热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70~90年代发生以皮肤发红为特征的无名高热病,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90年代以来发生夏秋高热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去年发生的高热病区域广,发病率、死亡率高。2007年3月12日农业部兽医局根据实验室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测和回归动物实验结果将“猪无名高热”的病因定为蓝耳病变异毒株。经过病毒基因序列分析该变异毒株为缺失30个氨基酸的美洲株蓝耳病毒。
  有蓝耳病毒(没有变异的毒经典毒株)引起的蓝耳病其学名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该病是1987年新发现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症状,仔猪表现异常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因发病猪一般表现出耳朵发蓝,故简称蓝耳病。该病可严重影响生猪生产,受感染的种猪场的母猪流产、早产、死胎率可达20%~30%,新生仔猪的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在流行过程中存活的仔猪常常发育不良,且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猪一旦感染了本病,大多数会长期带毒,且难以消灭,可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为免疫抑制病,猪群感染此病后引起猪的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应答迟缓。蓝耳病变异毒株其致病性和危害性比经典株更强,造成的损失更惨重,有的已有了深刻的教训,必须加以重视。
  流行特点
  本病各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其繁殖母猪及其仔猪。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猪、康复猪及临床健康带毒猪,病毒在康复猪体内至少可存留6个月。病毒可从鼻分泌物,粪尿等途径排出体外,经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胎盘传播和交配传播等。卫生条件不良,气候恶劣,饲养密度过高可加重本病发生。
  临床症状
  本病的症状在不同感染猪群中有很大的差异,潜伏期各地也不一致。短的通常为2~3周,最长可达6~12周。感染猪群的早期出现发热、嗜睡,食欲不振、疲倦、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发病数日后,少数病猪的耳朵、外腹部、腹部及口鼻皮肤呈青紫色,出现败血症,以耳尖发绀最常见。极少部分猪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很轻微,但长期携带病毒,成为猪场持久的传染源。
  1.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
  2.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全群发病,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气喘,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
  3.病猪死亡过程快,死亡后多呈败血症变化。
  4.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
  5.部分病猪便秘,同时有呕吐现象。
  6.部分病猪流鼻涕,眼结膜发炎、有血性分泌物。
  7.发病率高,多在50~80%以上。
  8.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多在10~30%,部分场达100%。
  9.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10天左右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
  病理变化:
  1.间质性肺炎,肺部有出血点。肺肿胀、变硬、间质增宽,呈不能萎缩的橡皮状肺。气管充满泡沫或黏液;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明显;部分病猪喉头出血。
  2.部分病猪胃部出血,溃疡,结肠及直肠内充满球状粪便,小肠、大肠严重出血,少数小肠及盲肠肠粘膜上覆有糠麸样物质,剥离后有小的溃疡灶。
  3.脾肿大、梗死。
  4.淋巴结广泛肿大、出血,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
  5.有的病死猪肝脏肿胀,有出血点。
  6.部分病死猪肾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出血现象,膀胱有大量出血点。
  7.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有纤维性渗出物。
  发病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
  应激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诱发因素,许多猪场猪舍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接种疫苗,猪群容易发生应激,加之饲料含有霉菌毒素的存在,导致猪群抵抗力降低。
  2.免疫不科学
  缺乏对疫病检测和免疫监测,不进行疫病检测和免疫监测,不知道应该免疫何种疫苗,何时免疫,总是按照别人的习惯,不管需不需要,只要有苗就打,认为打上疫苗就保险了,过分依赖疫苗。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由于部分技术人员没有按照严格操作规程,导致猪群免疫失败,同时,不按严格规程操作,免疫反而会打破猪体生物平衡体系,加上市场上的部分疫苗质量低下、猪只免疫后抗体水平仍然较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3.隔离、处理不规范
  引进种猪、四处购买苗猪而不注意检疫隔离,将不同地区的多种病原体带回猪场;发病猪不注意隔离消毒、诊断治疗,引起疫病扩散。
  死亡猪只未能及时正确无害化处理,个别猪场、户把死猪扔于场外、置于荒坡沟渠甚至河流;病猪或潜伏感染猪进入市场流通。买卖并屠宰加工,使得疫情不断蔓延,或疫区疫情出现反复。
  4.保健意识淡薄
  部分地区养殖技术人员还在原始养殖的观念上,保健意识淡薄,平时不注意系统药物保健,仍停留在“无病不防、有病治疗”的传统办法。散养户对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疫苗接种重视,但消毒措施不严格,猪群处于亚健康和受威胁状态,容易并发或继发流感病毒、圆环病毒、巴氏杆菌、猪链球菌、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感染。
  5.用药不合理
  用药的时机、配伍、用药量及用药时间存在一定的混乱。部分猪场发病后,用药一两次无效果后马上更换药物,加大用药浓度,部分兽医人员搞不清症状和病因乱用药,发病时多次大剂量的注射退烧药,磺胺类药或大剂量的使用抗病毒药,造成肾脏衰竭,引起肺水肿、酸中毒死亡。
  诊断
  根据以上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发病原因,结合实验室检测既可作出诊断,同时要考虑病毒、细菌、支原体、弓形体混合感染。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供给营养全面平衡的日粮,实行精细化管理,减少一切应激因素。做好圈舍的通风换气工作,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保持猪舍干燥,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注意防暑降温及环境卫生等工作。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脱霉剂、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应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及提升机体免疫力的抗应激药物,尽量降低因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
  2.科学免疫
  加强疫病检测和免疫监测,明确猪群存在的疫病和抗体水平,要根据本猪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因场、因时、因猪(群)选择适宜本场的疫苗有的放矢进行接种疫苗,针对蓝耳病变异株病毒选择有NVDC-JXA1株制造的灭活疫苗。这种疫苗既可保护经典蓝耳病毒引起的蓝耳病,又可保护由变异株病毒引起的蓝耳病。在疫苗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从而达到保护猪群的目的。
  3.严格隔离消毒
  种猪场或规模养猪场只准从无本病的地区或猪场引进种猪。引进后隔离观察1个月,并作血清学检查,血清阴性方可入群。
  对发病猪要隔离饲养,精心护理,对污染的圈舍、环境要彻底消毒;病死猪一定深埋,无害化处理,可有效减少该病的传播。
  清理猪场卫生,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阻止外来病原传入本场,为猪群创造安全卫生环境。平常一周消毒一次,疫病流行期2~3次/周,疫病发生期1~2次/天。消毒时应选择新型、杀灭病毒能力强的消毒剂,并且要2~3种轮换用药。
  4.强化药物保健意识
  该病重在预防,当猪群一旦发病,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但注意平时的药物保健防止并发或继发细菌、支原体、附红细胞体等感染,对预防本病的发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母猪产前产后、仔猪断奶前后一周用万特肺灵800克/吨+附优特乐1600克/吨;或阿莫西林140克/吨+氟苯尼考30克/吨。
  对有弓形虫、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猪群,用磺胺-6-甲氧嘧啶300克/吨+TMP60克/吨+小苏打1000克/吨连用5~7天。
  对有支原体感染的猪群可用泰妙菌素125克/吨+140克/吨连用5~7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