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我国蛋鸡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因为蛋鸡产蛋性能良好,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饲养业的发展,蛋鸡疾病也逐渐增多,鸡群中疾病的流行种类不断增多,其中就包括曲霉菌病,会给蛋鸡饲养造成阻碍,所以,饲养者应通过该痛的流行和发生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损失。
曲霉菌病属于多种禽类、哺乳动物和人可以感染的真菌病,病原是真菌中的曲霉菌,主要影响感染群体的呼吸器官。禽类容易感染的主要是鸡、鸭、鹅、火鸡、鹌鹑、鸽和其他多种鸟类,其中感染较多的群体是幼禽,感染以后大多呈现急性、群发性流行传播,会有不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果成年禽类感染大多呈现散发的状态。如今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曲霉菌病的流行,南方潮湿地区的鸡、鸭、鹅群感染的比较多。
如果保存蛋类的条件不满足蛋的需要,将蛋壳严重污染会导致胚胎发生死亡,死胚中可以分离出曲霉菌。但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发生曲霉菌病比较多的就是鸡,发生原因通常都是给鸡群提供了发霉的饲料和垫料而引起。
1 流行情况
自然界随处都有曲霉菌的孢子存在,借助于空气流动能够散播很远的距离,如果环境条件适合孢子的生存,会很快生长并且进行大量的繁殖,将周边的环境污染,导致曲霉菌病的大范围传染流行。日龄比较小的蛋鸡具有最高的易感性,如果20日龄以内的蛋雏鸡感染曲霉菌病以后会表现急性的暴发和群发的态势。出壳之后的蛋雏鸡处于育雏室或者是席篓或装雏器如果是被曲霉菌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会马上暴发曲霉菌病并大范围流行蔓延。感染48~72h之会出现死亡的蛋鸡。曲霉菌病的流行高峰期是蛋鸡4~9日龄,之后的感染率逐渐降低,2~3周龄的蛋鸡基本不在发病。蛋鸡曲霉菌病主要是因为鸡群使用了曲霉菌污染的垫料或者采食发霉的饲料而引发。如果湿度和温度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会有大量的曲霉菌进行繁殖。而呼吸道感染是曲霉菌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此外,蛋鸡群采食发霉的饲料之后也会通过消化道进行感染扩散。如果蛋鸡群的孵化环境被污染并且比较严重的情况,霉菌孢子很容易就能够穿过蛋壳侵入而感染胚胎以致胚胎死亡,或者是在雏鸡出壳后的很短时间内就表现患病的症状,同样在孵化环境中通过呼吸道感染鸡群而传播疾病。
蛋鸡曲霉菌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是育雏阶段饲养管理方式不当而且卫生条件差导致。湿度和温度较高的时间段是霉菌生长繁殖的最佳时期,因为舍内的垫料和饲料特别容易发霉。育雏室内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通风换气措施落实的不到位,导致蛋雏鸡的饲养密度过大,室内环境阴暗潮湿,加之蛋鸡的营养状况差共同促进了曲霉菌病的出现。
2 临床症状
蛋鸡感染曲霉菌病通常有2~7天的自然潜伏期,人工感染24h。1~20日龄蛋雏鸡感染之后表现急性型经过,成年禽感染一般都是慢性型。户外放养的蛋鸡有很强的抵抗曲霉菌病的能力,通常不会感染曲霉菌病。
蛋雏鸡感染曲霉菌病的初期阶段食欲降低或者干脆停止采食,精神萎靡,喜卧,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呆立一隅呈现闭目、嗜睡状,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继而可见患鸡呼吸困难,而且呼吸频率增大,喘气。病鸡头颈直伸,张口呼吸,可听到感染的小日龄蛋鸡会发出沙哑的水泡声响,时而呈现摇头状态,甩鼻,打喷嚏,偶尔还会听到咯咯的声音。少数的患病蛋鸡眼、鼻有分泌物流出。曲霉菌病感染的后期,可见明显的下痢症状。疾病的最后阶段可见患病鸡只倒地,头向后弯曲,昏睡死亡。病程会持续大约1个星期。采取的治疗措施如果不及时,或者蛋鸡群发病比较严重,会有超过50%的死亡率。
慢性感染的患鸡大多是成年鸡或者青年鸡,感染之后生长受到阻碍,发育状态迟缓,羽毛松乱、无光,喜呆立,逐渐消瘦、贫血;感染严重的患鸡呼吸困难,最后会发生死亡。蛋鸡感染曲霉菌病之后产蛋量减少,严重感染的甚至停产,会有持续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的病程。
3 防治措施
发现患病的蛋雏鸡要尽量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单独的饲养,将育雏室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给鸡群用新鲜饲料进行饲喂,停止鸡群采食霉变的饲料。在饲料中拌人制霉菌素,50万IU/kg,每日2次,连用3d;鸡群饮水中加入0.59/L硫酸铜或者是5.Og/L碘化钾,供鸡群交替饮用,连续提供5d。采取以上措施,症状较轻微的蛋鸡患病症状会逐渐消失,采食量慢慢恢复原有水平,恢复健康的鸡只不会再次感染发病,疾病停止流行传播;但是少数感染严重的蛋雏鸡会死亡。
蛋鸡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好,将霉变因素彻底排除,采取正确的方式保存饲料。经常给蛋鸡的饲料中拌入预防曲霉菌病的中药,使用的药物应该具有吸附霉菌毒素、调理肠道的功效。每个月使用5天,30~45天是1个疗程。甚至可以在蛋鸡3~5日龄时使用,对于垂直传播的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具有预防的效果。
潮湿、闷热、多雨的季节要有效的防止饲料及垫草发霉变质,将蛋鸡群中病情严重的鸡只挑出并进行淘汰处理。鸡舍内的饮水器、饲槽、工具等用碘制剂消毒剂进行消毒,每天1次,连续消毒7天,预防效果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