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水产 » 正文

水产养殖鱼类肠炎病的治疗心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2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359
核心提示:在水产养殖(尤其大面积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业者经常遇到自己所养殖鱼类生长速度缓慢或不生长的问题。通过对养殖现场水环境中各项水质指标(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的检测,均符合养殖用水的标准;对养殖鱼体检测、镜检,并没有发现鳃、体表有寄生虫寄生的现象。肛门无异常症状,但是轻压腹部或有“胶状粪便”,有时发现成形的粪便间连有很长的、透明的“胶体”;解剖观察,肝脏变异(但不是很明显)、肠道的后部发红(鲫鱼不太明显);剪开肠道发现肠壁变白、较薄(甚至透明),肠道的内黏膜脱落现象严重。通过养殖

在水产养殖(尤其大面积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业者经常遇到自己所养殖鱼类生长速度缓慢或不生长的问题。通过对养殖现场水环境中各项水质指标(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的检测,均符合养殖用水的标准;对养殖鱼体检测、镜检,并没有发现鳃、体表有寄生虫寄生的现象。肛门无异常症状,但是轻压腹部或有“胶状粪便”,有时发现成形的粪便间连有很长的、透明的“胶体”;解剖观察,肝脏变异(但不是很明显)、肠道的后部发红(鲫鱼不太明显);剪开肠道发现肠壁变白、较薄(甚至透明),肠道的内黏膜脱落现象严重。

通过养殖户的养殖管理情况介绍,根据现场检测结合解剖的情况,初步诊断为肠炎病。采取以下的治疗措施后十天采样检测,与治疗前的生长状况相比较,生长速度明显改善了,并且也没有鱼体生长缓慢或不生长的现象发生。

首先,外用一次消毒剂(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等),进行养殖水体消毒。

其次,在外用消毒剂的同时内服杀菌消炎药品(诺氟沙星或恩诺沙星或大蒜素等),连续使用5天。

第三,外用消毒剂后48小时泼洒一次EM菌、光合细菌或枯草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外部环境;内服药物结束后,使用酶制剂(加酶益生素)及光合细菌或乳酸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增加肠道消化有益微生物总量,修复肠道内黏膜,调节机体内部的肠道环境,连用5天。

第四,在以后的养殖管理过程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养殖池塘的底质和水体环境;每隔10天左右,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加酶益生素)及光合细菌或乳酸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保持肠道有益微生物含量,连续使用3天。

心得: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的养殖方式取代了传统投喂青草、麦麸、饼粕等养殖模式。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养殖方式的诸多优点(营养全面、适口性好、饲料系数低、投喂方便等),使养殖业者忽视了鱼类养殖过程中对肠炎病的防治。养殖业者无论在何种方式养殖的过程中都应密切关注鱼类肠炎病的发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

鱼类肠炎病(俗称“烂肠瘟”)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鱼类的整个养殖过程中肠道内都存在此类病菌。但在健康的鱼体中,该菌种不占优势,不会引发疾病。

由于鱼类肠炎病发生、发展的特殊性,许多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把此病不作为主要病害加以防控,总是要等到病情比较严重时,才使用大蒜素或诺氟沙星等广谱性的杀菌消炎药物直接进行治疗,并且在使用药物后也没有采取恢复性的措施,治疗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因此,发生肠炎病后,采用外用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必须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体环境和肠道内环境,这样才能彻底治愈。

 
关键词: 饲料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