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合栏、转群等应激与猪咬尾症状,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2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59
核心提示:规模养猪场常见的就是猪只互相啃咬尾,其现象比较普遍,尤其处在生产状态下的猪只更容易发生。那么猪咬尾症有哪些危害呢?猪应激与咬尾症又有什么关系呢?发生咬尾症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20%以上,也能发生感染死亡或降低肉质,从而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因此探讨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一、猪咬尾症及其危害猪的咬尾症,是任何引起猪不适的因素都可能引起猪的咬尾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半截,重者把尾巴咬光。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可引起伤口感染,造成关节红肿和跛行,降低

规模养猪场常见的就是猪只互相啃咬尾,其现象比较普遍,尤其处在生产状态下的猪只更容易发生。那么猪咬尾症有哪些危害呢?猪应激与咬尾症又有什么关系呢?

发生咬尾症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20%以上,也能发生感染死亡或降低肉质,从而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因此探讨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猪咬尾症及其危害

猪的咬尾症,是任何引起猪不适的因素都可能引起猪的咬尾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半截,重者把尾巴咬光。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可引起伤口感染,造成关节红肿和跛行,降低胴体品质,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因此集约化猪场如发生猪群的咬尾症,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制止。

二、应激与猪咬尾症的关系

Selye(1936)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或者说应激是机体对向它提出任何要求所做的非特异性应答,将与刺激源关系不大的非特异性变化称为"全身适应综合症",凡能引起机体出现GAS的刺激源称为"应激源"或"激源"。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影响猪正常生理活动的应激源日趋增多,动物受应激源作用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机体分解代谢增强而合成代谢降低,性机能紊乱,严重时可引起一系列应激综合症,如苍白性松软渗出性猪肉、干燥坚硬色暗猪肉、成年猪背肌坏死、猪的急性胃溃疡、猪咬尾症等。可见猪咬尾症为猪应激综合症的一种病理表现。

三、 诱发猪咬尾症的应激源引起猪咬尾症的应激源多种多样,而且往往是不同质的,主要可分以下几种:

1、品种和个体差异:

一个猪圈内如果饲养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但体重差异大的猪,常出现互咬现象。如长白猪和新淮猪生活在一起,因品种及生活特点差异,相互矛盾,相互争雄而发生撕咬。个体之间差异大,在占有睡觉面积和抢食中,常出现以大欺小现象。

2、环境:

猪舍环境条件差,不符合猪的正常生理机能,如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及有害气体的蓄积,天气突变,猪圈潮湿引起皮肤发痒等因素,使猪产生不适感或休息不好引发啃咬;光照过强,猪处于兴奋状态而烦燥不安,也会引起咬尾;猪生活环境单调,特别是仔猪活泼好动,于是互相"玩弄"耳朵或尾巴,最终导致严重的食肉癖。

3、营养:

舍饲条件下,生长猪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全靠饲料供给。当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满足不了猪生长发育营养需要,可造成猪咬尾,如缺乏蛋白质、饲料的粗纤维过低均可导致咬尾症的发生;另外,日粮中的各种营养成份不平衡,如一些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不足及比例不协调,均可出现咬尾症。

4、管理:

在猪群中社会地位低下者不能得到槽位;猪群密度过高及同栏猪数过多、秩序混乱;槽位及饮水器不足、地面喂食;猪活动频繁,无法充分休息,而变得烦燥;猪因荷尔蒙的刺激导致情绪不稳定;卫生状况不良或并栏饲养,猪群整齐度不佳等,均可诱发咬尾症的发生。

5、疾病:

猪患狂犬病、严重腹泻、缺乏Ca、P、Fe等引发的营养代谢紊乱,均会诱发猪的互咬。有的猪尾被咬伤后,会导致群起而攻之,波及整个猪群。猪患有虱子、疥癣等体外寄生虫时,可引起猪体皮肤刺激而烦燥不安,在舍内磨擦而导致耳后、肋部等处出现渗出物,对其它猪产生吸引作用而诱发咬尾;猪体内寄生虫病,特别是猪蛔虫,刺激患猪攻击其它猪,发生咬尾现象。

四、 防制猪咬尾症的综合措施:

引起猪咬尾症的应激原不同,应激反应又是非特异的,因此这种异常行为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且发生于不同的饲养阶段。可见防制猪咬尾症的措施应是综合性的,并应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始终。

1、培育抗应激猪品种:

咬尾现象在长白猪、哈白猪较多,民猪少见。可见不同猪的品种对应激的敏感性不同,这与遗传基因有关,因此利用育种方法选育抗应激猪,淘汰应激敏感猪,可以逐建立抗应激猪种群,以从根本上解决猪的应激问题。用氟烷测验可从猪群中剔除氟烷阳性个体,经过几个世代就可大大降低应激敏感个体的比率。丹麦用氟烷法检查了兰德瑞斯、约克夏、杜洛克及汉普夏猪,在丹麦汉普夏猪中没有发现氟烷基因,只检出一头杜洛克氟烷阳性猪,兰德瑞斯氟烷阳性猪已降低3%左右,约克夏猪降至1.5%。国内有些地方进行了这方面工作,选择杜洛克、大白猪、约克夏、汉普夏与本地猪杂交的第一代列为抗应激补充猪,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繁殖体系。

2、改善饲养管理

在集约化畜牧业中,人们为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往往在饲养管理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猪的生存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与其自然生存环境相距甚远,所以现代化管理措施有些同时可能又是应激因素。因此,要想防止或减轻应激造成的影响,有效防止集约化生产中猪咬尾症发生,必须在猪的饲养、购销、运输和屠宰的全过程中改善饲养管理,为猪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①、满足猪的营养需要

饲粮营养水平要能满足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喂给全价配合饲料,定时定量饲喂,不喂不霉变质饲料,饮水要清洁,饲槽及水槽设施充足,注意卫生,避免抢食争斗及饮食不均。当发现咬尾现象时,应及时对饲料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针对营养不足的部分尤其是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要及时补饲,以消除营养应激诱发的咬尾症。

②、给予良好的环境条件

猪舍建筑工艺(场址选择、场区布局、猪舍类型)和环境工程设计(通风类型、粪污处理方式等)以及舍内设施选择(饲槽、饮水方式选择等)都要符合猪正常生理要求,尽量为猪的生长创造比较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以避免酷暑严寒、贼风侵袭、粪便污染、空气浑浊、潮湿等因素造成的应激。

③、合理组群

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格和吃食等方面相似的猪组群饲养。每一猪群头数的多少,应依猪舍设备,圈养密度以及饲养方式等因素而定。在自然温度、自然通风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每群以10~20头为宜;在工厂化养猪条件下,每群也不宜超过50头。同一群猪个体的体重相差不能过大,在小猪阶段群内体重不宜超过4~5kg,在架子猪阶段,不超过7~10kg为宜。分群后要保持猪群的稳定,除因疾病或体重差别过大,体质过弱而不宜在群内饲养而加以调整外,不应任意变动。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