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尾症又叫猪恶癖症、猪异食癖,多由饲料营养、环境条件或遗传等因素引起。对该病的预防,养殖户可以采用以下六种方法。
1、及时断尾
在仔猪出生时及时断尾,可结合打耳号同时进行。用断尾钳断去仔猪尾巴的1/3或1/2,烧烙合理,以不出血为宜。
2、合理分群
合理组群猪只,按来源、品种、体重、体质及采食情况等进行合理分群及定栏。转群最好是整栏转,尽可能减少合群或重新组群。出栏做到全进全出,防止交叉污染。
3、控制密度
要合理利用猪圈面积,打造适宜的饲养密度,仔猪每群以10-20头为宜, 中、大猪以6-8头为宜。也可根据每头猪适宜的占地面积选定栏舍数量,断奶仔猪为0.23平方米-0.33平方米,3-4月龄育肥猪以0.4平方米 -0.6平方米为宜,5-6月龄以0.6平方米-0.8平方米为宜。
4、及时去势
育肥仔猪提早去势不仅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还能避免因公、母猪在一起相互爬跨而引发咬尾症。
5、定期驱虫
根据环境条件、寄生虫种类及发育规律,对所养猪要定期驱虫,以防止因寄生虫诱发的咬尾症。在猪的一生中,体内驱虫2-3次;即分别在猪30-40日龄、70-80日龄、100-110日龄时各驱虫1次。同时要注意驱除体表虱、疥癣等。
6、保持栏舍卫生
做好猪的环境卫生工作,降低猪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做好保温、降温措施,避免湿、热、冷、光 线、噪声对猪的过度应激。猪咬尾症的发生常因个别好斗的猪引起。因此,如在圈中发现有咬尾恶癖的猪时,应及时从猪群中挑出来单独饲养,严重时使用药物治疗。饲养场地尽量选择建在通风、水质良好的地方;猪舍要既能防冻、保暖又能防潮,冬天注重保温,夏天做好防暑降温;每天清理猪舍,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