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病久治不愈?根源在这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04
核心提示:很多养殖户在市场上自行购药治疗鸡病,但治疗效果大多都不理想。原因何在?主要原因是缺乏治病的知识,导致诸多问题发生,现总结如下:1、有病未能早治由于受到养殖和防疫条件的限制,鸡群发病在所难免。然而,在鸡群发病后,大多数养户都不能在第一发病期给予治疗。如当鸡群精神稍差,大便有些不正常,吃料较慢时他们还不知道鸡群发了病,不进行投药,等到鸡群出现了死鸡,而且死亡不断增加,食欲大减时才知到鸡群染病了。此时用药,为时晚矣,疗效当然不好。2、混合感染,单纯用药鸡群发病,由于体质差,抵抗力下降,往往不单感染一种

很多养殖户在市场上自行购药治疗鸡病,但治疗效果大多都不理想。原因何在?主要原因是缺乏治病的知识,导致诸多问题发生,现总结如下:

1、有病未能早治

由于受到养殖和防疫条件的限制,鸡群发病在所难免。然而,在鸡群发病后,大多数养户都不能在第一发病期给予治疗。如当鸡群精神稍差,大便有些不正常,吃料较慢时他们还不知道鸡群发了病,不进行投药,等到鸡群出现了死鸡,而且死亡不断增加,食欲大减时才知到鸡群染病了。此时用药,为时晚矣,疗效当然不好。

2、混合感染,单纯用药

鸡群发病,由于体质差,抵抗力下降,往往不单感染一种病,很多时候,几种病并发。如法氏囊炎与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与支原体病并发等等,养户一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三其四……几种病混合感染,他们往往只用治疗一种病的药进行治疗,多种疫病,单治其一。不言自明,鸡群的病是难以治好的。

3、无的放矢,滥用药物

鸡群发病引起死亡,造成了经济损失,养户心急如焚,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病因未明就乱投药。乱投药的结果,不但不能把病治好。还因为鸡群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对症治疗。会使病情加重。死亡增加,损失更大。

4、治病心切,过分加大药量

事物发展有一个过程,鸡病从开始治疗到治愈也必须有一个过程。治病的药物不管口服或注射,作用于病原体直至抑制杀灭它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称疗程,一个疗程一般三至五天。而少数养户企图通过加大药量喂服一餐或注射一次就药到病除,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和做法。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一次性不能把病治好,还会因为药量过大给鸡群人为增加了药的毒副作用,这种做法实不可取。

5、只攻不守,不巩固疗

有不少养户为了节约用药成本,用了一两天药,鸡群病情有所好转了,就立即停止用药。结果,过了几天病情又加重了,死鸡反而增加了,这就是不巩固疗效,导致病情反复和加重的结果。病情反复后,要将病治愈难度更大,因为重复用药往往产生抗药性。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病基本治愈后再继续用药一个疗程,直至完全康复。

6、疗效误判

这也是在少数养户当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不懂得药物的作用是要有一个时间过程的。在用药正确的情况下,用药后一天半天,发现鸡只还继续死亡或死亡增加,就片面认为所用药无效;其二,当原来的用药正在起效而未从根本上好转时急于求愈改用他药。结果一用就“灵”,误认为他改用得很对,后来的用药很灵。疗效误判对养户十分不利,势必给日后治疗同种疫病带来用药错误,人为造成经济损失。

 
关键词: 鸡群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