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中国猪老板养猪面临的4大难题,亟需解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3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12
核心提示:一、PSY不高PSY体现的是猪场的生产力,提高PSY是猪场增产增收的关键。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规模化猪场的PSY都不高,平均PSY在18头左右,能达到22头的猪场已经是非常优秀了。是因为母猪的品种窝产仔猪数不高吗?不是,大多数的规模化猪场已经进行了种猪的更新,从品种上来说,窝产仔猪数达到13-15头并不是难事。为什么母猪品种更新了,PSY还是上不去?1、人工授精技术有待提高。很多猪场对于人工授精的管理不够规范,没有专门的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参与授精和指导。对于母猪查情、授精时机的把握等都有待提高。2、妊

一、PSY不高

PSY体现的是猪场的生产力,提高PSY是猪场增产增收的关键。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规模化猪场的PSY都不高,平均PSY在18头左右,能达到22头的猪场已经是非常优秀了。是因为母猪的品种窝产仔猪数不高吗?不是,大多数的规模化猪场已经进行了种猪的更新,从品种上来说,窝产仔猪数达到13-15头并不是难事。

为什么母猪品种更新了,PSY还是上不去?

1、人工授精技术有待提高。很多猪场对于人工授精的管理不够规范,没有专门的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参与授精和指导。对于母猪查情、授精时机的把握等都有待提高。

2、妊娠期管理不善。猪场母猪妊娠期饲料管理混乱,没有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给料方案;妊娠舍饲养环境差、应激因素多;缺少合理的妊娠母猪保健方案、驱虫方案等,容易影响母猪受精卵着床、胎儿发育,造成母猪流产、死胎和产弱仔增多等。

3、哺乳期死淘率高。有的猪场产房管理不够细致规范,母猪产程过长,导致死胎数量增多。母猪产的弱仔数多,弱仔在哺乳期由于无法采食足够的初乳和常乳,在哺乳期就感染发病,最终导致死亡和淘汰。

4、繁殖障碍性疾病。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等繁殖障碍性疾病不稳定,可能导致母猪的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而且可以使母猪在断奶后推迟发情甚至不发情。另外母猪生产过程中细菌感染导致子宫炎、乳房炎等,都可能导致仔猪死淘率增加,母猪断奶后不能按时发情等。

建议:

1、规范人工授精操作,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带动猪场整体授精技术的提高;规范精液采集、稀释、保存工艺,保证精液的质量。

2、母猪怀孕期合理优饲,制定细致的饲喂方案,保证母猪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母猪妊娠期合理免疫,并在怀孕料中添加益生菌,保持母猪胃肠道健康,促进母猪免疫应答,保证初乳中母源抗体的种类和含量。保持妊娠舍舒适的环境,减少母猪在妊娠早期和末期的应激。

3、加强产房管理,分娩期给母猪补钙,缩短产程。人工采集初乳,在仔猪产出后6小时内人工灌服初乳。注意哺乳期仔猪护理,减少断尾、剪牙等应激。

4、疫苗和药物防治繁殖障碍性疾病。母猪制定合理的圆环、蓝耳、猪瘟、伪狂犬等疫苗免疫方案,预防上述疾病,提高仔猪获得的母源抗体含量。母猪产后当天注射抗菌素,预防子宫炎、乳房炎,保证泌乳和断奶后尽早发情。

二、过度免疫

猪场免疫是人工将抗原或免疫效应物质输入猪只体内,使猪群通过自身免疫应答,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能力。猪场免疫工作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猪场对免疫接种有较高的依赖性,认为疫苗免疫是最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制定密集的免疫程序,造成猪场过度免疫。

过度免疫的表现:

1、种猪群(包括公猪和母猪)密集的普免程序,有的疫苗一年免疫4-5次;

2、害怕免疫应答不足,故意加大免疫剂量,以高于商品化疫苗标准用量的剂量进行免疫;

3、迫于感染压力,疫苗免疫不断提前,哺乳期仔猪免疫数量过多。

建议:

1、对猪群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和病原体的防控特点来制定合理的免疫方案,避免频繁普免。提高免疫质量,避免盲目增加免疫剂量。

2、根据仔猪体内母源抗体的水平来选择免疫时间,仔猪免疫系统未发育之前尽量减少疫苗免疫。

三、免疫抑制因素

上面我们说到免疫预防是猪场防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免疫大量疫苗后疾病仍然层出不穷,因为猪群存在相当多的免疫抑制因素导致免疫效果达不到甚至失败、猪群抵抗力差。

免疫抑制因素包括:

1、免疫抑制性病原,如蓝耳病毒、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等;

2、霉菌毒素,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在猪体内长期蓄积首先造成的就是免疫抑制;

3、饲养环境差,应激因素多。当猪场的饲养环境达不到猪群健康成长的要求,饲养管理不规范应激因素多的时候,猪群健康状况差,免疫力就会受到抑制。

建议:

1、通过疫苗免疫、药物治疗等手段,稳定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疾病;

2、尽量使用新的饲料原料或成品饲料,在旧的饲料中添加脱霉剂,脱霉解毒,增强猪群的抵抗力。

3、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保证饮水、通风、温度、湿度等要求,降低猪舍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尽量减少饲养过程中的应激因素。

四、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一直是猪场应当关注的重点。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是猪场控制疫病的第一道防线。

生物安全包括外部的生物安全:外来人员、车辆的消毒,员工进出猪场的消毒,鼠、虫、蚊蝇等害虫的杀灭等;内部生物安全:猪舍内的空栏消毒和带动物消毒,猪舍内部员工和工具的规范流动,猪群在生产周期中的正确流动,全进全出的生产策略等。

很多规模化的猪场对于生物安全管理不重视:

1、外来车辆、人员的消毒不到位;

2、不同区域的员工随意走动,工具交叉使用;

3、消毒池中消毒水更换不及时,猪舍空栏消毒不全面细致,害怕刺激而不进行带动物消毒;

4、猪群流动不合理,种猪群没有独立的公猪站,使用采精公猪查情,把不发情母猪赶到公猪舍诱情、查情等。保育、育肥舍没有病猪栏,后备猪和商品猪混养等。

建议:

猪场应该制定并执行完善严格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控制外来运猪车、饲料车的进入,外来人员进入猪场做好消毒,防止外部病原传入。猪场内部要做好消毒工作,包括饮水消毒、空栏消毒、带猪消毒、环境消毒等。使用安全高效消毒剂进行饮水消毒和带猪消毒,可杀灭大多数细菌、病毒等病原,降低猪群感染压力。同时注意限制猪场内人员、工具的流动,降低病原在猪舍之间的传播;保持正确的猪群的流动,防止病原在猪场内循环。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