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水产 » 正文

2016年7月份上海市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25
核心提示:7月份是上海市养殖鱼、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摄食量较前期明显增加,但排泄物和残饵也相应增多,水质、底质更容易恶化;此时恰也是各类病原微生物滋生蔓延的高峰期。水产养殖中的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虾烂鳃病、虾红腿病、甲鱼穿孔病、甲鱼腐皮病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将显着增加;同时虾类白斑综合征等病毒性病害将进入集中暴发期。因此,7月份是上海市各类水生动物病害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期,各区(县)病害防治技术人员在养殖生产中要指导渔民合理、有效的做好病害预防和治疗工作;切实加强病情监测,防止发生暴发

7月份是上海市养殖鱼、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摄食量较前期明显增加,但排泄物和残饵也相应增多,水质、底质更容易恶化;此时恰也是各类病原微生物滋生蔓延的高峰期。水产养殖中的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虾烂鳃病、虾红腿病、甲鱼穿孔病、甲鱼腐皮病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将显着增加;同时虾类白斑综合征等病毒性病害将进入集中暴发期。

因此,7月份是上海市各类水生动物病害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期,各区(县)病害防治技术人员在养殖生产中要指导渔民合理、有效的做好病害预防和治疗工作;切实加强病情监测,防止发生暴发性流行病。

一、病情预测

1.鲫鱼、团头鲂、鲢、鳙等淡水养殖品种易发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锚头鳋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淡水鱼类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2.草鱼易发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草鱼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3.对虾易发白斑综合征、托拉综合征、烂鳃病、红腿病等;此外,应警惕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EMS)及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AHPND)等病害的发生;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南美白对虾主养区。

4.河蟹易发黑鳃病等细菌性病害;此外,应警惕“水瘪子”等病害的发生。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崇明、松江、金山等河蟹主养区。

5.甲鱼易发出血病、穿孔病、腐皮病、白底板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甲鱼主养区。

二、防治措施

1.预防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应注意定期加注新水、换水,并用生石灰消毒;多投喂优质饲料,并掌握投饲量,减少残饵;发病季节投喂药饵进行预防。国标渔药二氧化氯、聚维铜碘、甲砜霉素粉、氟苯尼考、中草药制剂三黄散等对该病有一定防治效果。

2.预防鱼类烂鳃病、赤皮病,应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定期加注新水、换水,并用生石灰对水体进行消毒。国标渔药氯制剂、碘制剂、氟苯尼考、大黄、五倍子等有一定防治效果。

3.预防鱼类肠炎病,应注意改善养殖水体的环境,增强鱼体抗病力;不喂变质饲料,在发病季节可适当控制投饲量,防止残饵过多影响水质,诱发疾病。国标渔药氟苯尼考、大蒜素等有一定防治效果。

4.预防草鱼出血病,可在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生石灰等消毒剂消毒。若发病可通过换水、减少投饵等措施降低死亡率,控制疾病进一步蔓延。

5.预防或治疗鱼类指环虫、锚头鳋、中华鳋病可使用渔用敌百虫(敏感鱼类慎用);国标渔药甲苯咪唑溶液等药物对锚头鳋很有疗效,对指环虫病也有一定效果(敏感鱼类慎用);国标渔药盐酸氯苯胍对鲫鱼孢子虫病有一定疗效,但要注意精确计算用量并拌和均匀。

6. 针对虾类病毒性病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应定期做好水体消毒工作,并交替施用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以调节水质和改良底质;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巡塘,必要时适时开启增氧机。发病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提高虾类自身抗病力。

7. 河蟹养殖应注意水质调节,捞除过多的水草,投喂的鱼虾或其他动物性饲料要新鲜,商品饲料要增加优质脂肪含量,尤其是卵磷脂的含量。适当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

8.预防甲鱼病害,应注意投喂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并掌握投饲量,减少残饵;加强日常消毒,适当换水,改善水质;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应激反应;避免在运输和养殖过程中受伤。国标渔药恩诺沙星、甲砜霉素粉、氟苯尼考粉等抗生素对甲鱼细菌性病害有一定防治效果。

 
关键词: 饲料 动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