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与老板的共同努力,如果将老板比作是船,那么,员工就是帆;如果将老板比作是船长,那么,员工就是水手,只有向一个方向,共同出力才能走能更远,更好。这个非常浅显的比喻从另一方面揭示了在企业中,老板与员工其实存在着同舟共济、共担风雨的密切关系。 而当我们更多的企业老板或企业家睁开象“鹰”一样的眼睛俯瞰诸多企业众生相时,会很轻易的发现一个惊人的问题:许多企业的员工并不忠实于老板,也更没有钟情于企业,甚至管理人员流失率很高。
如果企业与员工是一种相互的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的关系,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发展的非常之好,因为有一条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线,引导员工一定要忠实于企业的主线;反之,则这个企业的员工仅能够与企业一起享福,却无法一起与企业受罪。那么怎么做可以给改变这一现象的发生呢?
了解什么是员工的需求
从老板的角度来说,员工是他的客户。这个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呢?希望在自己为之自豪的公司工作;希望有好的待遇,好的福利;希望有善解人意的上司,有相处愉快的同事;希望有赏心悦目的工作环境;希望有成长空间,有升迁机会,有将来保障;希望做有兴趣的工作,有成就感,经常接受教育训练;希望公司在需要时能帮助解决个人困难等等。
人的欲望无法满足,员工不是圣贤,员工都是非常现实的“老百姓”,他也是有诸多需求。世界上没有一个公司能够满足员工的所有需求,但是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或疏导,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下降,对公司的忠诚度也肯定减少。结果是人员流动性增大——这是每个老板的难题。如果老板能尊重员工需求,尽量满足或引导这种需求,就可能激发员工的内在工作热情,使员工享受工作愉快,从而提高忠诚度。
改善提升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与归属感
1.有使人向往,激动的愿景
毛主席志为劳苦大众谋福利,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所以有那么多能人志士甘愿跟随,不惜生命,尽管当时看来毛主席的目标那么遥远及不切实际。格局小的人永远跟随格局大的人走。假如公司目标远大,不愁没人跟随。正如公司的远景只是老板盘算今年要赚150万去买一辆奔驰,可以想象没有几个员工愿意为此卖命。如果追求利润的同时为客户,为社会创造价值,利益,会使员工觉得工作很有意义。 而这个目标也使他的员工觉得工作很有意义,这个目标会成为员工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为工资工作。
2.帮助员工建立与企业目标相结合的个人生涯规划
适当帮助员工建立与企业目标相吻合的个人愿景,个人工作目标,个人生涯规划。当一个人一旦有了明确目标,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意愿,激发潜能,也会实现满足感。这样才能有动力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实现与公司双赢,并与公司一起成长,收获。
老板及管理团队树立良好的管理作风,是员工的老师,教练及家长。有人格魅力,起到表率作用。公司从老板开始有良好的管理理念,从爱的角度来帮助员工学习成长,做好工作,而不是高高在上,简单粗暴,只把员工当没有情感的工作机器。 一个好的领导就像一个家长,一个教练,一个部队的政委,把员工看成可以培养的孩子而爱他们并就像对自己的孩子加于适当的引导,培训,晓之以理,从而会激发员工内心的工作热情。
老板开始为员工做好表率,用自己的个魅力来施加影响力而职位赋予的权利强加于人。碰上难题帮助员工找原因,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这样大家心悦口服。
3.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管理层要倾听,能从关心员工的角度,建立经常的沟通渠道,通过畅通的反馈会谈心及时发现员工中的各种动态如需要,情绪,抱怨,困难,矛盾等。诚意的关心他们,帮助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当员工的抱怨被化解,问题得到解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很大提升,快乐的专注工作。
如公司建立一个互助,尊重,积极向上,公平竞争,开放,信任的团队文化。有了正确的团队文化,团队成员会树立正确心态,以苦为乐的工作态度,那么这个团队就会有磁铁一样的吸引力。就会有一种归属感,有工作,创造的激情,马云当年小小的创业团队就是凭借这种凝聚力,激发了每个的潜力创造了阿里巴巴的奇迹。
4.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与应得的待遇、福利
公平竞争机制主要体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使用与管理方面。为了使企业员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企业在择人、用人方面应充分挖掘内部人员的潜力。而且,内部选拔有助于对参与竞争者进行全面的了解,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节约人员招聘成本等好处。另一方面,要防止“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公平竞争的原则,使每一位员工都有晋升的机会,以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
同时,公司要有竞争性的报酬体系。并且任何人有成绩,为公司创造价值会马上得到表彰,得到认可,奖励。这样公司正气提升,大家觉得努力工作不会白费,在公司里有前景,有奔头。
总结,一个成功的老板是个领袖,是个家长,既要有风险意识也要有自律精神,既要为公司利润最大化奋斗,也要为员工某福利。既要召唤团队创造价值,又要关爱他们使他们有内心的激情。作为老板,领导,在满足自己需求之前,亦要多考虑一些员工,下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