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细菌耐药性、中毒和药物残留如果使用兽药原粉剂量计算不准确,达不到最低抑菌浓度,治疗效果就不理想或造成细菌耐药性,发生不应有的损失。
兽药原粉使用现状
近几年,随着业的发展,尽管育种技术、品质、饲养模式、技术及兽医卫生防疫水平等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但畜禽疫情却变得越来越复杂,药物耐药性越来越高,耐药周期越来越短,疫病预防越来越困难,畜禽用药越来越多,畜禽药费越来越高。为降低药费,提高畜禽疫病的防治效果,许多养殖者便直接地使用兽药原粉,特别是规模化家禽养殖场使用兽药原粉的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规模化养使用较少,因猪的味觉较灵敏,无论饮水或拌料均不便)。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养殖场使用的兽药原粉绝大部分来自兽药原粉经销商。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大部分兽药原粉供应商瞅准绝大部分养殖场缺乏检测鉴别能力的软肋,供应的原料药含量往往大打折扣,从而使养殖场采购的兽药原粉质量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更有甚者,一些小型养殖场的兽医卫生防疫人员凭借仅有的一点用药经验,购买一些经过分装、含量很低、售价远低于市场价的兽药原粉。
由于兽药原粉的使用者绝大多数缺乏科学用药、配药的经验,其结果不但没有降低费用,反而使药费增加,甚至使畜禽疾病的防治更难。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如兽药原粉经销商造假猖獗、畜禽死淘率增加、药物滥用、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多重耐药菌的产生、畜禽生长迟缓、药物残留超标等,给畜禽健康、食品安全等带来诸多隐患。
兽药原粉(来源于通过GMP验收的原料药生产企业)的使用,原则上讲,只有具有执业兽医师以上资格的兽医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方可允许使用。国家早在2004年10月已明令禁止养殖者直接使用兽药原粉。
使用兽药原粉的弊端
计量不准,造成中毒或耐药性增加 直接使用兽药原粉,需要确切知道畜禽的喂料量或饮水量,并换算成每只畜禽的使用量。需要知道该种药在这种畜禽体内的药动力学参数,以及该种药的折纯换算等,而这些关键点一般兽医人员和饲养户难以把握。如药物使用剂量不够则达不到治疗效果,临床上导致疗效不好或细菌耐药性增加。如药物使用剂量过大又会增加毒副作用,引起蓄积中毒甚至中毒死亡。
混合不均,达不到疗效或导致中毒 兽药原粉直接饮水或拌料使用,很容易混合不均,这也是国家禁止将兽药原粉卖给养殖场的原因之一。缺乏制药设备使混合不均,导致或达不到治疗效果,或导致中毒,特别是安全范围小的药物,如马杜拉霉素,其安全范围不到正常使用量的2倍,稍有不慎便会导致中毒,故预混料厂一般选择1%的马杜拉霉素预混剂使用,而不使用原粉。再如痢菌净,安全范围不到正常使用量的3倍~5倍,对家禽尤其雏禽特别敏感,如果搅拌不均极易引起中毒,故本品对雏禽一般慎用。
生物利用度不高,导致浪费
药物的给药途径有多种,口服给药要经历消化道的酸碱作用、微生物作用、消化酶的作用,而且受食物成分的影响等,因此,生物利用度较低,有些甚至不到10%,如果选用此类不宜口服药物,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极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为后期防治造成困难,若要达到防治效果,会因使用量加大而造成浪费。
使用不便,多数原粉不能饮水给药 目前兽药在家禽上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通过饮水途径。家禽的饲料,除蛋禽和某个阶段的种禽还在使用粉料或自配料外,其他基本上都已使用商品颗粒料,因此养殖场不便于混饲给药。但饮水给药并不适合所有药,例如有些药(如青霉素)在饮水中不稳定,很快水解;有些药(如氟苯尼考)不溶于水,需要通过特殊的工艺做成溶于水的制剂,因此原粉饮水给药受到许多限制。有些即使做成可溶性粉,其溶解度也受限制,从而导致临床疗效降低。
口服不吸收,治疗范围局限 有些药可溶于水,但不吸收,如氨基糖甙类、某些头孢菌素类,口服吸收有限,只能用于治疗肠道感染,而不能用于治疗全身感染。若要治疗全身感染则必须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如制成注射液,采用注射等。
适口性不好,影响药物疗效 兽药原粉直接饮水给药时,有些味觉敏感的动物(如猪)不喝,家禽由于味觉不敏感一般问题不大,但家禽嗅觉敏感,有些药兑水后,禽类出现饮水量大幅下降的现象。如果将原粉通过特殊工艺制成制剂,可以掩盖其对嗅觉的刺激,从而改善畜禽的适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