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水产 » 正文

虹鳟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与治疗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6  浏览次数:4073
核心提示:虹鳟鱼在养殖中也和其它鱼类一样容易患上各类病害,比如常见的就有小瓜虫病、三代虫病、肝脂肪变性病等,这些病害给虹鳟鱼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时常发生死亡,所以对于虹鳟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症状与治疗方法都要进行了解:虹鳟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与治疗方法一、小瓜虫病(白点病)易发生在仔鱼期,病鱼体表明显出现许多小白点,鳃上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呈现不安状态,常侧身在池壁摩擦身体,食欲减退。治疗时用1/4000的甲醛溶液浸洗1小时,或在5%~10%的盐水中浸洗1小时。二、三代虫病三代虫寄生于鱼的体侧、背鳍、臀鳍

虹鳟鱼在养殖中也和其它鱼类一样容易患上各类病害,比如常见的就有小瓜虫病、三代虫病、肝脂肪变性病等,这些病害给虹鳟鱼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时常发生死亡,所以对于虹鳟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症状与治疗方法都要进行了解:

虹鳟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与治疗方法

一、小瓜虫病(白点病)

易发生在仔鱼期,病鱼体表明显出现许多小白点,鳃上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呈现不安状态,常侧身在池壁摩擦身体,食欲减退。治疗时用1/4000的甲醛溶液浸洗1小时,或在5%~10%的盐水中浸洗1小时。

二、三代虫病

三代虫寄生于鱼的体侧、背鳍、臀鳍、尾鳍或鳃等部位。病鱼动态和上述小瓜虫病相同。另外,病鱼鳃肿大,鳃丝暗黑色,体色黑瘦,不摄食,离群缓游,渐趋死亡。此病主要危害稚鱼和当年鱼,在成鱼上也有寄生。防治此病可用1/2000~1/4000的甲醛液浸洗病鱼0.5小时~1小时,或用2%浓度的盐水浸洗2小时。

三、肝脂肪变性病

此病是人工养殖虹鳟由于投喂的饲料营养含量不全、长期缺乏必需氨基酸或维生素等造成的。不新鲜的、生霉的或氧化变质的饲料,以及饲料中碳水化合物、脂肪、磷等过多均可引发此病的发生。病鱼体色发黑,鳃颜色变淡,体质衰弱,离群,不活泼,独自漂在缓流处。肝脏肿大,呈黄色、黄白色或黄褐色,胆囊肿大呈黄色。胃肠充满黄色粘液,无食物,肠末端溃疡充血。防治办法:发现病鱼立即换喂优质饵料,减少投喂量,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的含量。病情较轻的鱼经过2个月~3个月可完全恢复,病重者则无法挽救。如果投喂全价合成颗粒饲料,可减少此病发生。

四、肤霉病

又称水霉病,发生在孵化期死卵或损伤的卵上,并能侵害临近的好卵,在受伤的鱼体处也易着生。发病初期出现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成绒毛状,使患处肌肉溃烂坏死。水霉繁殖适温在4℃~14℃。预防办法:孵化期注意拣除死卵,拉网时注意不要擦伤鱼体。

五、细菌病

细菌性疾病有多种,如细菌性鳃病,多于春季发生在体重3克以下的稚鱼上;烂鳍病,水温15℃以上时发生,水温低于15℃时病菌自行死亡。这两种病鱼,均可用1/2000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浸洗30秒,或用1×10-6浓度的呋喃剂浸洗1小时,也可投喂混合磺胺类药物的饲料治疗。

六、弧菌病

多在晚春或秋季水温15℃以上时发病。病鱼眼球突出、白浊、糜烂,鳍基部、体表、肛门、口腔等处出血。病重鱼肌肉坏死,肠管充血、发炎,肾脾肿大。防治办法:用磺胺类药物混拌于饲料中,投喂1周,然后清刷池子,并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也可用1/50万浓度的盐水浸洗20分钟。

虹鳟鱼在养殖中对于病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理念,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就要注意消毒、投铒等事项,减少虹鳟鱼发病的可能性。

 
关键词: 饲料 饲养管理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