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如何走出育雏期的管理误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5  浏览次数:203
核心提示:随着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育雏技术也也越来越高,管理方法层出不群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很多养殖户对育雏期

     随着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育雏技术也也越来越高,管理方法层出不群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很多养殖户对育雏期的管理存在几点误区,搜牧小编提醒大家:这样养殖蛋鸡,走出育雏期管理误区。
  一、避免初饮管理不当
  正确初饮的做法是在蛋雏鸡进入育雏舍之前2小时将饮水器装1/3的水,放入笼内,使雏鸡到达时饮水温度达到25℃左右。水中加上维生素、电解质、抗生素和3%的葡萄糖,饮水3天。蛋雏鸡饮水1-2小时以后开食,每天换水3次,添料6次,早6点、午2点,加营养药水,晚10点加凉开水以减轻肾脏负担。
  二、避免开食不当
  由于蛋雏鸡使用的颗粒料采购不方便,而肉小鸡料的采购在市场中可以说相当便利,这使得一些养殖户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肉鸡料的营养及药物的成分和浓度不适合蛋雏鸡,很容易导致喂过肉小鸡料的蛋雏鸡必然发生性早熟、骨骼发育不好、骨质差、腹脂多,等健康问题。
  三、避免"饲料中药物使用不当
  商品蛋鸡育雏最好使用其父母代产蛋期间没有用过的药物,免因耐药性而降低药物敏感性和药物效果。分段用药,由于10日龄前蛋雏鸡主要受到大肠杆菌的危害,10-42日龄主要受球虫的危害,所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药物,才会避免育雏期管理误区。
  四、避免"育雏阶段划分不当
  育雏强调骨架和体重双达标,骨架反映骨骼和蛋白营养状况,也反映内脏发育状况,体重反映饲养条件和能量营养状况。所以育雏不应以时间划分,通常42天若达到体重标准,可过渡到育成料,若不达标继续喂育雏料到56天,57天换育成料,一般不要在56天之后仍喂育雏料,以免胃肠容量太小,产蛋期采食量上不去,影响产蛋性能。
  五、避免"育雏期颗粒料喂的时间过短
  育雏期颗粒料至少应喂42天,不达标者56天。通常说5周定终生。换育成料的过渡问题很多鸡场突然换料,缺乏有效的过渡,这造成换料之后7-14天蛋鸡生长缓慢,体重离标准更远了,正确的换料方法应采用37-55-73方式,过渡9天即育成料先加30%,再加到50%,再加到70%,之后完全换成育成料。
  六、避免 "光照程序错误
  日龄确保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20-30Lux;4-7日龄光照时间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强度为60瓦灯泡或9瓦节能灯;8-14日龄光照时间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强度为45瓦灯泡或7瓦节能灯;15-21日龄光照时间每天减少半小时,光照强度为5-10Lux。其他请您参考兽药吧养鸡技术栏目。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