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钙对蛋壳质量的影响浅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5  浏览次数:290
核心提示:蛋壳质量与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在现代集约化养鸡业中,蛋壳质量成为影响鸡蛋产量和销量的主要经济因素之一。因此,了
 蛋壳质量与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在现代集约化养鸡业中,蛋壳质量成为影响鸡蛋产量和销量的主要经济因素之一。因此,了解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能有效改善实际生产中的蛋壳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蛋鸡的品种、年龄、采食量、疾病、药物、应激、环境、管理、营养等,营养因素中又包括钙、磷、维生素D3、维生素C、锰、锌、镁、电解质、水质等,其中,在实际生产中,以钙的使用不当较为常见:

一.蛋壳钙的来源

蛋壳形成所需的钙60%来源于饲料,40%来源于骨骼,因此,在蛋鸡16周龄时,由于雌激素还没有开始刺激,骨骼中存在骨小梁,骨皮质也较厚,当到了20周龄,雌激素开始刺激,蛋壳开始形成,机体会大量的动员骨骼中的钙以满足蛋壳形成的需要,即首先动用髓质骨中的钙,导致髓质骨钙化不全,然后动用皮质骨中的钙,导致骨小梁开始消融,皮质骨厚度及密度开始下降,等到了67周龄的时候,骨髓充满骨腔,骨皮质变得很薄,骨头变得很脆,骨骼中已经没有足够的钙供形成蛋壳,破蛋率较高峰期时显著增加,蛋鸡表现为严重的笼养蛋鸡综合症。

所以,我们应在蛋鸡育成期时应尽可能的增加骨密度,在产蛋高峰期时,尽可能减少骨骼中钙的动员,而高效维生素D3(25-羟基维生素D3)可显著改善产蛋前蛋鸡骨密度,减缓高峰期蛋鸡骨骼中钙的动员,降低产蛋后期的破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海兰国际2012年版中也建议蛋鸡全程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推荐量为生长期55微克/千克,产蛋期50微克/千克。

二.蛋鸡补钙的时间

蛋鸡在临近产蛋时,卵巢会释放出大量雌激素,使血钙水平提高,甲状旁腺则分泌激素使血钙水平保持稳定,从而使大量的钙沉积到骨骼中,等到开产后释放出来形成蛋壳,因此,为保证蛋鸡高峰产蛋率及产蛋持续时间,使蛋鸡逐渐适应高钙饲料,应在蛋鸡产蛋开始前1-2周饲喂含钙量为2.5%的产蛋前期料,当产蛋率达到0.5-1.0%时,更换为高峰期饲料,以减少骨骼中钙的动员。

对于高峰期的蛋鸡,其在产蛋后8-10小时内暂时不需要钙,只有在夜间形成蛋壳时才会需要大量的钙质,因此,蛋鸡上午摄入的钙,一部分会被储存在骨骼中,但由于鸡体内储存钙质的能力有限,多余的钙会被很快排出体外;只有下午或晚上吸收的钙,才会被直接用于形成当天的蛋壳。所以,高峰期的蛋鸡,在每天12:00-18:00补充钙质效果最佳,且最好补给粉状钙质,因为,这时补充的钙质恰好在夜间蛋壳沉积时进入血液,这样蛋鸡就可以减少动用骨骼中的钙,充分利用饲料中的钙源形成蛋壳,这有利于保持鸡体内钙的平衡,使蛋鸡多产蛋,也有利于保证蛋鸡的健康。

 

640.webp (1)

咨询电话(微信):13703713643

 

三.产蛋鸡钙的摄入量

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决定蛋壳的脆性,是防止鸡蛋破损的关键因素,约占蛋壳重量的38-40%(2.2-2.4克/枚),海兰褐高峰期蛋鸡形成良好的蛋壳所需钙为4.1-4.9克/天(饲料中石粉至少要添加到9-10%)。如果蛋鸡摄入钙的量过低,产蛋鸡则会动用骨骼组织中的钙,造成笼养蛋鸡综合症;摄入钙的量过高,则会引起蛋鸡拉稀、痛风及影响磷、锰和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同时,蛋壳上出现散布着的突起的钙点,造成蛋壳品质下降。

同时,饲料中的钙含量还应根据蛋鸡的采食量、产蛋率、蛋重等的变化而变化,以确保蛋鸡各个日龄摄入的钙是合适的。

1.采食量

采食量较大的蛋鸡,饲料中钙含量要比标准适当降低,笔者曾遇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养殖场为了降低成本,饲料的能量水平只有2450千卡/千克,鸡的采食量达到130-140克/天,而钙的水平没有下调,从而导致钙摄入过量,蛋壳出现钙点。同样,当蛋鸡采食量变小时,需要提高饲料中的钙含量,例如,夏季,由于环境温度变高,鸡采食量下降,此时就需要提高饲料中的钙含量。

2.产蛋率

产蛋率越高,对钙的需要量越大,日粮中钙的含量首先要随产蛋率的变化作相应调整,例如,一些饲养管理较好的养殖场,到产蛋后期产蛋率仍然维持较高水平,此时由于蛋重也在变大,饲料中钙含量的增加就需要考虑蛋重、产蛋率和采食量三个指标。

3.蛋重

蛋重越大,形成蛋壳所需要的钙也越多,例如,产蛋后期的蛋鸡,蛋重较大,饲料中的钙含量也要相应提高。

四.饲料中钙的粒度

石粉或贝壳粉粒度过粗,则会使蛋鸡钙吸收不完全(常见鸡粪便中有石粉颗粒),导致蛋鸡缺钙,影响蛋壳质量;石粉或贝壳粉粒度过细,在肌胃中停留时间过短,钙在消化道可供吸收的时间也会变短,就不能满足蛋鸡夜间形成蛋壳所需要的钙,影响蛋壳质量,同时也不利于饲料在肌胃中的磨碎和消化。因此,海兰国际2012年版建议,青年鸡石粉的平均颗粒大小不超过2mm,高峰期蛋鸡饲料中添加的石粉应该有约65%的颗粒大小为2-4mm,以确保夜间给蛋鸡供钙,减少骨骼中钙的动员,延缓蛋鸡骨代谢。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把不同颗粒度的石粉混合使用(即75%6-8目石粉、12.5%10-12目石粉与12.5%50目石粉),从而可以均匀持续地给蛋壳腺供钙,保证蛋壳的质量。

五.钙与其他营养的关系

1.磷

磷也是蛋壳的重要组成成分,占蛋壳重的0.1%(约20毫克/枚),决定着蛋壳的韧性和弹性,在蛋鸡体内,钙、磷的吸收具有协同作用,适宜的磷含量可促进钙的吸收,但如果饲料中磷的水平过高,则需更高的钙才能保证蛋壳质量。

2.镁

镁能激活子宫ATP酶,而ATP酶在血钙转入子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镁与蛋壳的强度和厚度有关,如果缺少镁会导致蛋壳变薄, 蛋壳强度降低,但如果饲料中镁含量过高,会抑制饲料中钙的吸收,因此,选择石粉时,应关注石粉中镁的含量。蛋鸡饲料中镁的含量建议不超过0.4%,如果镁含量超过0.7%,蛋鸡出现采食量下降、粪便变稀,镁含量高于1%,则会出现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薄。

六.小结

因此,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应结合饲养标准及实际的养殖状况,合理配制各阶段的全价饲料,确保蛋鸡维生素、钙、磷、锰、锌等与蛋壳质量相关营养素的合理供给,同时,注意石粉的质量、粒度及饲喂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蛋壳质量,提高我们的养殖效益。

 
关键词: 蛋壳质量 金肽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