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 又称禽单核细胞增多症(AL),由李氏杆菌(LM)引发。该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尤以温带地区。它是革兰氏阳性球杆菌,为细胞内寄生菌,宿主杀灭它依赖于细胞免疫。该菌在青贮饲料、干草和土壤中可长期存在。对热抵抗力较低,对食盐耐受性强,一般消毒药能使之灭活。
二、流行特点
火鸡、鸡、鸭、鹅和金丝雀对本病敏感。各种年龄的禽都可感染本病,雏禽最易感。该病多发于3~5月份。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易感禽经消化道、眼结膜、呼吸道和受伤皮肤而感染。病原体常由粪便和鼻分泌物排出,污染的饲料、水源和吸血昆虫为传播媒介。营养不良,气候骤变,抵抗力低下,其他疾病感染均可诱发本病。本病多散发或呈地方流行,发病率低,致死率高(52~100%)。
三、主要症状
为败血症状。病初精神萎顿,减食或不食,腹泻,冠、髯发绀,羽毛蓬松,两翅下垂。喜卧伏或乱跑,尖叫、仰头,全身抽搐。严重脱水,皮肤暗紫色,短期内死亡。病程较长的有共济失调,仰头或斜颈等神经症状。成鸭两脚麻痹,幼鸭有结膜炎。鸡常与鸡白痢、鸡白血病、寄生虫病等合并发生,使症状复杂化。
四、剖检特征
脑膜和脑血管充血,心肌变性和坏死,心肌、心包充血、出血。鸭的心外膜有出血点,多数有急性卡他性胃肠炎。鸡的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或绿色,并有黄白色坏死灶和深紫色淤斑,质地柔软如海绵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心包积液增多,腹腔有大量血液。脾脏肿大,呈黑红色,肺气肿,肾肿大有炎症。腺胃、肌胃和肠粘膜出血,有卡他性炎症。
五、实验室诊断
细菌分离和鉴定:取病禽血液、肝、脾、肾、脑和骨髓做成涂片或触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菌端钝圆,菌体呈单个散在V字形或并列成短链,无芽胞,偶有鞭毛,能运动,无荚膜,即可初步诊断。
取病料接种于兔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有溶血环;葡萄糖血清肉汤培养呈均匀浑浊,有颗粒状沉淀,不形成菌环或菌膜。能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产酸不产气。不液化明胶,不形成吲哚,不分解尿素。
血清学诊断用琼脂扩散试验(AGP)、血凝抑制试验(HIA)、免疫荧光试验(IFA),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原菌或用核酸探针技术检测本菌,十分敏感、特异、准确,且缩短检测时间。
六、防制要点
(1)加强饲养管理,喂全价料,禽舍定期消毒。尤其要加强育雏期的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更换垫料,保持饮水和环境卫生。
(2)严格隔离病禽,及时处理死禽。
(3)对病禽可用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喹诺酮类药。庆大霉素每只雏禽5000~1000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3天。头孢拉定给禽混饮,1克药加水10~15千克,每日2次,连用3~5天,拌料药量加倍。对合并感染的病毒病或细菌病,应尽早发现,做好防治工作。